随着各大互联网金融平台纷纷发布财报,在经过2018年下半年以来的行业低迷后,互联网金融行业头部平台的业绩由第四季度逐渐转暖,业绩也是逐步走高。在不少年轻人看来,互联网理财的日益普及大幅降低了理财的门槛,而且理财老司机越来越多了,年纪也越来越轻了。
金融科技平台回暖线上理财人数已过亿
金融科技公司拍拍贷与乐信分别发布了公司2018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两家公司的业绩明显回暖,拍拍贷财报数据显示,其2018年第四季度的撮合额为176.17亿元,相较第三季度环比增长19.2%;乐信去年第四季度促成借款金额210亿,同比增长27.9%,环比增长53%。纵观2018年全年,拍拍贷全年撮合借款金额达614.98亿元,乐信全年促成借款总额661亿元;截至2018年底,拍拍贷平台累计注册用户数已达8893万人,乐信用户达3728万。
金融科技平台的逐步走暖,也代表着越来越多人开始选择线上的渠道来进行理财。据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联合蚂蚁财富发布《谁是最大“盈”家·2019线上理财人群报告》(下简称《报告》显示,网络支付的普及提升了国民对线上财富管理的接受度,互联网理财规模稳健增长。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互联网理财人数已达1.69亿人。
值得留意的是,据京东数字科技研究院与今日头条财经频道共同发布《2018—2019年理财洞察报告》则显示,数字科技将促进理财服务向普惠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一方面,最新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首次将智能投顾作为一种“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投资顾问的业务”纳入监管框架,为智能投顾在国内的发展打下基础;另一方面,资管科技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助力机构投资者提高自身的产品设计能力、销售交易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和风险评估能力,也将进一步提升资管行业的智能化运营水平。调研结果也显示,约35%的受访者表示了解智能投顾,且其中大部分人对智能投顾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
90后与二三线城市人群为线上理财主力
《报告》显示,从年龄段来看80后是互联网理财用户的主力,但更年轻的90后紧随其后,人数占比达30%。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90后95后年轻人对于互联网理财的接受度更高,超七成首次购买理财产品是在线上。此外,根据腾讯理财通和腾讯金融科技智库联合发布《8090后理财报告》也同样显示,银行与大型互联网理财平台的渗透率远高于其他渠道,需要注意的是,腾讯理财通等稳健型互联网理财平台正在成为80、90后理财渠道新宠,占比高达44.8%。另外,银行理财、保险类产品及公募基金日渐成为是80、90后的主要理财工具。
《报告》发现,年轻人对活期和短线产品更偏爱,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中长期产品的接受度也在逐渐提高。在风险承担能力上,年轻人整体亏损承受能力较弱,“不能接受任何亏损”以及“只接受本金5%以内亏损”的总占比高于其他人群,但年轻人开放的心态又使得他们“不能接受任何亏损”的比例低于其他人群。
此外,90后95后中只购买银行定存、银行理财产品和货币基金类基础产品的用户更多,这与他们更低的风险承受能力和资产规模相吻合。对比来看,70后和80后等相对年长的投资者中,购买进阶理财产品的比例更高。
值得留意的是,《报告》显示,二三线城市的线上理财人数远超过一线城市,合计占比超过60%。从地域来看,华北地区线上理财资金投入最高。而华中、西南和西北地区的用户中,近八成认为自己的理财能力刚刚起步,付费学习意愿最强烈。而近80%的受访者认为新媒体理财资讯可以有效提升用户理财知识水平,其中,“视频”因其轻松、直观的特点,成为最受欢迎的理财资讯传播形态。
南方日报记者叶丹实习生林舒淇
新闻推荐
今后退役军人到银行办事也可优先系退役军人事务部组建以来与社会力量签署的首个协议
系退役军人事务部组建以来与社会力量签署的首个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