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搞错和弦、认错音程、唱错音名……”日前,一条“名师”网课竟现常识错误的微博爆料,让不少想要通过网上学习给自己充电的网友犯起了嘀咕。
涉事课程已紧急下架
3月下旬,乐评人邓柯连续多日在其实名认证微博上发帖,指称某高校音乐学院教师录制的视频课程存在多处基础性错误,分别涉及环球网校、对啊网等在线教育平台。“她出错的都是非常基础的知识点。对于音乐专业的人,读谱、视唱、视奏都是天天都要用到的技能,根本不可能连连出错。”邓柯写道。
一时间,不少有心通过在线教育学习充电的网友,不禁为自己的课程内容质量担心起来。“这就是很多人不放心网课的原因,知识点简陋不说,正确性也无法保障。”“现在网课的老师质量真是参差不齐,不敢恭维。”有网友留言说。
记者注意到,目前环球网校和对啊网已检索不到涉事教师的介绍材料和相关培训课程。对啊网在日前发布的致歉声明中表示:“该课程为授课教师张某某于2015年在我司任职的三个月期间录制,由于授课教师任职期间的工作失误,导致授课内容出现错误。该课程上线后,我司相关质检部门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了紧急下架处理,同时重新录制上线了全新课程替换,但由于该课程免费共享,导致错误课件在小范围内传播……”
在线教育真假难辨
当前,在线教育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一直备受诟病。研究机构艾媒咨询关于2018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遇到的使用问题调查显示,有34.9%的用户遇到了教师真假难辨的问题,31.9%的用户遇到了师资宣传不符实际的问题,29.5%的用户遇到了产品广告营销过度的问题。
为了提升学历,自己创业的江苏小伙子小李,于2018年底报名购买了在线教育平台尚德机构总价1万多元的自考培训课程。在试听了一段时间以后,他觉得课程质量与自己预期的学习效果不符,希望对方兑现报名时的退费承诺。
“当时说是考不过包退、一个月内试听不满意包退,但后来如果要买资料书还得自己另付钱,课程费用到现在也退不回来。”小李告诉记者,由于当时办理了“咖啡易融”的分期付款,现在即使不学每月还要还近1000元。
记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检索发现,类似小李这样的遭遇并非个案。家住北京的黄女士,也是因为对在线课程和学习效果不满意,在申请退款长期被拖延后,不得不选择将北京尚德在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告上了法庭。
据互联网研究机构艾瑞咨询发布的《2018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发展研究报告》,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在2017年借助“直播”实现了规模化变现,2018年市场规模达2517.6亿元,付费用户数达1.35亿人。而与行业高速发展相伴的,是目前监督管理的相对滞后。有关教育专家认为,正是由于“责任主体不清晰、监管归口不明确”等原因,直接导致了近年来在线教育行业不实宣传、霸王条款、师资配置、课程质量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良性发展有待立体监管
当务之急,是在对机构资质能力和教师资格水平严格把关基础上,“早立规矩”,尽快构建覆盖整个行业的监管体系,促使其有序健康发展。
从事教育培训多年的陈老师告诉记者,虽然在线教育的授课模式在用户看来只是对着屏幕教学、感觉比较简单,但实际上从专业角度看,在线教育对教师个人能力和专业素养的要求反而更高。
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高书国强调,未来的终生教育和家庭教育,很需要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传递好的经验和声音。切不能因噎废食,因为在线教育行业现在出现的问题而过度紧张。“在线教育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犯错误中立规矩,这样才能让后面的人少犯错误。”(记者汤阳)
新闻推荐
连日来,全球政商学界代表聚首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探讨发展理念,凝聚发展共识。以“共同命运、共同行动、共同发展”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