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记者 宋昀潇
广州市养犬登记证被不少市民称为“狗牌”。根据《广州市养犬管理条例》,狗主需为自家犬只办理狗牌,且每年登记续期,但实际办了狗牌的市民却很少。
兽医严国平是宠物医院院长,同时也是广州市动物诊疗协会顾问。从业已有十多年的严国平告诉记者,如今办理狗牌的人的确是越来越少。记者登录该宠物医院的广州市养犬管理信息系统,发现11月份该宠物医院仅有三名狗主办了登记。今年以来累计在该宠物医院登记的狗主不超过10人。
狗牌登记人数如此少,是否与狗牌登记步骤繁琐相关?早在2010年开始,广州市便放开狗牌登记,居民可去就近的宠物医院办理狗牌,只需拿上身份证、狗相片、狗疫苗记录本及提供自己的地址,宠物医院即将相关信息上传至与广州公安联网的广州市养犬管理信息系统,若资料通过,数个工作日后即可取得狗牌。
从今年2月份开始,广州市公安局甚至开通了微信登记养犬服务,第一年只需缴纳500元,后续办理费用每年为300元。
狗主火山今年饲养了宠物犬。看着小狗慢慢长大,火山却丝毫没有办狗牌的念头。
“狗牌对我没有用处,而且每年还要缴纳数百元的管理费。”火山向记者直言,几百元的管理费未必收到对等的服务,“街边也没有设置宠物厕所或其他宠物专用物品,不知管理费用在了哪里?”在部分城市,狗牌办理费用会用在给宠物犬植入芯片上,防止犬只走丢。
与火山不同,狗主冬冬每年都给她的贵宾犬办理狗牌续期。“既然是有条例明文规定,按照程序还是应该给犬只办理狗牌,但我也希望狗主们所缴纳的管理费可以用在更多有需要的犬只如流浪犬的管理上。”
新闻推荐
记者28日从广州市交通部门获悉,作为“打赢蓝天保卫战”一项重要工作,今年“公交电动化”实现了突破。截至11月26日,广州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