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小红
最近几日,气温有所下降,长裤外套开始受到市民的“宠幸”,江门终于有了点冬日的气息。12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大雪,它的到来,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
大雪是冬季的第3个节气。所谓“小雪封山,大雪封河”,大雪过后,气温会逐渐降低,天气也会愈来愈寒。同时,因为干燥,不少消化道、呼吸道疾病也会找上门。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治未病科负责人任小红提醒,大雪时节养生要藏也要补,注意保暖,养胃补肾。
藏阳保暖,宜早睡晚起
俗话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应顺着四季变化合理安排起居时间,而养生方面也要遵循冬藏的原则,助阳之藏,养阴之盛。此时要以静、藏为主,静则阳气不妄动,藏而阳气不升浮。冬季应早睡晚起,尽量在太阳升起后再起床,以增加体内阳气。同时运动要减少,避免过量运动或剧烈运动,特别是避免晚上运动。“冬季本来就是阳气收敛的季节,如果晚上剧烈运动,势必会导致阳气大量损耗,不利身心健康,我们要遵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则。”任小红说。
大雪之后,天气逐渐寒冷。中医有言“寒则凝,凝则滞,滞则不通”,这个时节正是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道、消化道疾病等常见病的高发期。大雪养生最重要的是做好保暖,尤其是头部、颈部、腰部、脚部等部位。任小红说:“冬天很多女生爱美,穿短裙、丝袜,殊不知这是不可取的,因为受凉后容易导致女性不孕不育、痛经、关节疼痛等毛病。”
另外,夜晚的温度会比较低,夜卧时要多加衣被,使四肢暖和,气血流畅,这样可避免许多疾病,如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脑血栓形成等的发生。老年人尤须谨慎起居,适当运动,增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养胃补肾,宜多吃高蛋白食物
大雪是进补的好时节,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此外,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任小红建议,冬季可以多吃一些高蛋白、高能量、滋阴温补的食物,如鸡肉、鹅肉、羊肉、牛肉、驴肉等。蔬菜类可选择冬瓜、萝卜、豆腐、百合、莲子、淮山、银耳、莲藕、大白菜等。凡事皆有度,她提醒,适当进补最宜,过量进补会致上火、肥胖,应做到少食多餐、定时定量,忌食生冷,戒烟戒酒。
冬为肾所主,冬季养生也要多吃一些益肾类的食物,如腰果、芡实、山药、白果、核桃等。黑色食品如黑木耳、黑芝麻、黑豆等也要多吃一些,其中,在吃黑芝麻时,可稍加一些盐,就能“引药入经”,将黑芝麻的补益作用直接引到肾经,比单吃黑芝麻糊效果更佳。此外,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羊肉粥、糯米红枣百合粥、八宝粥、玉米粥、枸杞肉丝粥等都有养胃补肾之功效。
★冬季“暖”汤推荐
1、胡椒猪肚鸡汤
材料:鸡腿、猪肚、胡椒、红枣、枸杞、食盐。
做法:1、用盐、面粉,醋将猪肚搓揉,洗干净,然后用热水烫过切丝备用;2、鸡腿切块烫水,枸杞洗净泡水备用;3、放入胡椒红枣,还有烫好的鸡腿肉,加少许酒,隔水蒸2小时;4、最后半小时放入猪肚与枸杞水,加盐,蒸好即可。
功效:胡椒、猪肚和鸡一起煲汤,有健脾胃、补肾虚、散寒、温中散寒止痛的功效。
2、当归羊肉生姜汤
材料:当归、生姜、羊肉、胡椒粉、食盐。
做法:1、将羊肉切块、生姜以及当归切片,清洗干净备用;2、将羊肉、生姜、当归直接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熬煮;3、等到羊肉煮熟之后放入事先准备好的胡椒粉、食盐即可。
功效:当归羊肉生姜汤有补气养血、温中暖肾、温经散寒的作用,适合手脚冰凉、经常痛经的女性食用。
3、山药芡实排骨汤
材料:山药、芡实、排骨、食盐。
做法:1、将洗净的排骨,放入热水中焯烫片刻后捞出洗干净备用;2、将山药去皮洗净切块备用;3、将芡实洗净备用;4、将所有食材放入炖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用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炖煮至排骨肉熟,再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功效:可以补体养虚、健脾补气,适合脾虚以及体质虚弱的人群食用。
医学指导
任小红: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治未病科负责人,主任中医师、江门市名中医,善于运用中医脏腑辨证、气血辨证、天人相应、五运六气理论进行中医体质辨证、健康调养、美容养生;擅长用中医中药、蜂疗、灸疗、针灸、膏方等治疗疲劳综合征、过敏性鼻炎、月经不调、痛经、乳腺增生、盆腔炎、不孕不育、心悸失眠、头痛、湿疹、荨麻疹、水痘、带状疱疹、痤疮、黄褐斑、脱发、咳嗽、感冒、哮喘等。
文/江门日报见习记者蔡昭璐通讯员/刘森图/李银换
新闻推荐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严建广、黄文生)不用到实体窗口,不用和登记审批人员见面,只需要登录智能服务柜台机,在上面按照要求插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