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实论
刘文霞(市区)
茂名日报今天报道,分别位于站南片区和电白高地片区的3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在3月27日进行网上公开挂牌出让,经过多轮激烈竞争均告成交,3宗土地成交价达16.65亿元。
一石激起千层浪。曾经流拍的三块土地引来多家品牌房企竞相角逐成功拍出,在茂名市经济界中引发强烈关注与反响。这不仅突显了茂名市日益提升的投资吸引力和投资洼地效应,体现了市委和市政府以改善营商环境为突破口大兴产业和加快城市建设决策的科学与务实,而且坚定了市场主体在茂名投资发展的信心与预期。
良好的投资环境正成为茂名发展“加速度”的软实力和竞争力。各级政府释放的政策红利,让企业吃了“定心丸”,有了“主心骨”,心无旁骛聚焦发展。为了激发和调动企业积极性与创造力,茂名市实施了一系列深化“放管服”改革措施,营造公正公开透明的营商环境,将市和区两级审批事项压减50%以上,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尤其是去年市政府颁布《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实施了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周期等重大举措,对房屋类项目的报建、验收,实行联合审查、联合验收,建立多评合一、统一评审的新模式,对工程规划、抗震设防、初步设计、人防、消防、防雷、水土保持和市政设施等事项,实行“多图联审”、“多评合一”,取得了加快项目进程、提升运转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促进城区扩容提质的效应。2018年茂名市房地产业实现健康稳定发展,全年开发投资增长84.2%,商品房施工面积增长32.6%,竣工面积增长69.9%,就是对此富有说服力的佐证。事实证明,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的竞争力标志之一,努力营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效率最高、服务最好、投资者和企业获得感最强的营商环境,将为茂名加快崛起和城区扩容提质注入澎湃动能。
城区扩容提质是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的三大抓手之一。三宗土地成功拍卖向我们昭示了建设滨海绿城的美好前景与广阔空间。站南片区和电白高地片区处于茂名市中央商务区和向东靠海发展的重要节点位置上,这两大片区的开发对城市扩容提质具有极大的撬动作用与引领效应。经济学上的“虹吸效应”告诉我们,经济圈中心城市的加快发展过程,就是对周边生产要素加速集聚的过程,中心城市规模越大,其“虹吸效应”益发明显。茂名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和海南自贸区三大国家战略的几何中心位置,加快城区扩容提质,拓展城市框架,提升城市承载能力,有利于激活人气、盘活物流、聚集资金、引入项目,增添城市发展新活力。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复的《茂名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5年)》,茂名定位为世界级石化基地、全国特色农业基地和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海绿城,城区人口规模将从100万人增加至200多万人,塑造“椰风海韵、山水入城、川海山田、多廊合一”的城市特色风貌。城市发展的更高要求,蕴含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开发、规划、设计、建筑等提出新目标,也给房地产业带来新机遇。在茂名市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市委书记许志晖提出聚力建设品质城市,提高城市首位度与承载力的发展战略,为城市扩容提质绘制了清晰的路线图。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市委市政府对城市建设的新思路新规划,把力量凝聚在品质城市建设上,以绣花功夫和工匠精神科学规划用心设计有序开发,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效能。尤其是房地产企业家与从业人员必须戒除急功近利的思维,沉下心来扎实苦干,精雕细琢打造精品,为建设产业实力雄厚的滨海城市,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新增长极贡献力量。这正是让“投资洼地”红利转化为城市发展强大动能的应有之义。
新闻推荐
□风信过去你以潘茂名、冼夫人举起了历史的悠久与厚重又以高州木偶戏和化州跳花棚擎起了非遗名片后来,你用高州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