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扶贫。全市建成各类电商服务中心和物流服务站点1923个,建成“双创”基地5个;建成农村淘宝服务站点144个。建成“万讯七子”致富超市近300个,创出茂名扶贫的“万讯模式”。今年以来,全市办理“消费扶贫爱心卡”33932张,各级举办各类消费扶贫展销活动400多场次,消费扶贫农产品1.68万吨,约9.13亿元。抓好就业扶贫。对有意愿务工的贫困户劳动力,落实一人一案跟踪帮扶机制,建立就业帮扶台账,全市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45102人已实现就业人数40991人,占比90.89%。
“三保障政策”全面落实到位。全市建档立卡学生生活费补助足额发放,生活费发放率和免学费率100%。贫困人员大病医疗政策实现市、县、镇全覆盖,今年以来,茂名市对贫困人员实施医疗救助4.60万人次,救助金额1581.77万元。应保尽保落实有力。180个省定相对贫困村和全市6686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安全饮水落实率100%。
截至2020年6月底,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66860户155709人全部办理脱贫退出,180个省定贫困村全部办理出列。
乡村振兴步伐全面提速
做强做优特色农业产业,推动产业振兴。一是加快构建“1+1+2+8”现代农业新格局。(“1+1+2+8”:即1个荔枝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国家农业科技园、2个国家田园综合体试点、8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荔枝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首期工程竣工验收,年底全部完工接受国家认定考核。“好心湖畔”和“大唐荔乡”国家田园综合体试点完成首期建设,8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158个。二是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全市有91条村获批首批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累计22个镇获批省级专业镇。三是加快发展农村新业态。全市农村淘宝服务站点69家,年交易总额3060万元,天猫优品站点46家,年交易总额2503万元。四是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业。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今年6月,向省文旅厅推荐高州市长坡镇旧城村等6条村为第二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推动生态振兴。一是强化政策供给,加快推进农房管控风貌提升工作。二是深入开展示范创建活动。以示范县、示范镇、示范村为龙头,以点带面促进全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建1个示范县、4个示范镇、103个示范村,新建设乡村绿化美化示范点78个。打造了茂南区牙象村、信宜市八坊村等为代表的61个人居环境整治示范亮点村。今年8月,高州市根子镇元坝村在“乡村振兴大擂台”PK赛中“脱颖而出”荣获第一。三是全域推进“四小园”建设。全市清拆面积730多万平方米,建设“四小园”7万多个。四是建设“锦江画廊”碧道,建成了融合马拉松赛道、绿道、碧道、古驿道等元素并串联10条美丽乡村的139公里的信宜市“锦江画廊”碧道。五是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精彩100里”,大力发展农村美丽经济。
培训乡村振兴专业人才,推动乡村人才振兴。通过施乡村技能人才培育工程。全面实施“粤菜师傅”工程,建设省级粤菜师傅培训基地和大师工作室各3个,今年上半年共培训678人次。此外,落实扶农优惠政策,激励农民就业创业。
涵育文明乡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一是大力推进文明村镇创建。截至目前,全市获得县级及以上文明镇荣誉的镇有78个,文明镇覆盖率90.70%。二是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好心茂名人”“身边好人”“五星级文明户”“善行义举榜”的推荐评议工作,涵育文明乡风。三是扎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坚持党建引领,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推动组织振兴。深化实施“头雁”工程。围绕“撤、育、选、管、用、储”,全面推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备案管理,通过储备培育村级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选派第一书记(党建指导员)到省定贫困村、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试点村等开展工作。此外,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构建党建网格联系服务群众体系,全面推行“村到组、组到户、户到人”三级党建网格,全市1904个村级党组织10万多名基层党员联系服务超过100万人,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和困难5万多宗。
新闻推荐
通讯员李皑吴德忠本报讯为切实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高标准严要求按时按质完成人口普查任务,信宜市金垌镇落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