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潮华)昨日,大金希必蒂全国足球媒体联队(精英班)的15家中国足协官方媒体的15名精英足球记者,来到梅州探访梅州市基层足球情况,并在曾宪梓体育场与梅州和兴常青足球队进行了一场交流比赛。主办方希望通过此行,宣传梅州职业足球、足球青训、校园足球、社会足球以及足球产业的发展情况。
据了解,受嘉美茵体育公司邀请,大金希必蒂全国足球媒体联队(精英班)赴广东梅州、深圳、海南海口等地探访基层足球,作为足球之乡的梅州,是这次精英足球记者南国行的重点。在球场边,本报记者采访了部分记者,请他们谈了对梅州足球的看法和意见。
几名受访者都谈到,感受到梅州的足球氛围非常好,有职业球队中甲梅州客家,有足球学校,有青训和校园足球,社会足球也开展得很好。和兴常青足球队的队员从三十多岁到六十多岁的都有,并且他们脚下功夫都不弱,显示梅州足球群众基础好,各个年龄层都有足球爱好者,这在全国都不多见。天津日报的赵睿说,梅州足球与天津足球颇有渊源,上世纪六十年代,梅州足球名宿曾雪麟曾担任天津队的主教练,因此他一到梅州,就对梅州足球有一种亲切感。这次来梅州,看到球场边梅县区乡镇足球赛的牌子,他感叹说乡镇都有足球队,足球之乡名不虚传。足球报记者陈永看了五华县足球小镇和梅县区的曾宪梓体育场等场地后说,梅州的足球设施很完善。球场上老将雄风犹在,再看看球场边上训练的八九岁的小孩子踢得也很好,从中可以看出梅州的足球底蕴。他认为一些中超球队的青训都可能不如梅州客家队做得好。
体坛周报副总编马德兴谈了对梅州足球的看法。他建议梅州客家队可以多吸收本地球员,增强球队的归属感和球迷的认同感,更好地融入本地,把根基打扎实。以职业球队为龙头,把足球青训、校园足球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盘棋,带动足球运动和足球产业的发展。
新闻推荐
梅州金融业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提供强大动力,助力“六稳六保” 纾困稳经济 发展添活力
今年9月9日,工行梅州分行工作人员到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走访企业,了解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工行梅州分行供图)●本报记者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