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面面观
清远市首批“乡村新闻官”日前正式上任,该市84个镇街共1023条行政村将陆续设立“乡村新闻官”。这是清远市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落实“一村一品一故事”和新闻惠民工程,用本土语言传达好上级政策,讲好本土故事的创举,属全国首创。
读罢此则新闻,相信不少人先是感到新奇,继而纳闷:一个行政村,大则数千人,小则数百人,有什么新闻还不是立马传遍全村,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设立“新闻官”是否多此一举?在过去或许如此,在今天,尤其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打通信息任督二脉、讲好乡村故事,其必要性与重要性不容置疑。
对外,“乡村新闻官”为乡村代言,助力“一村一品”建设。可别小看这个功能,打通乡村信息传播“最初一公里”后,对于扩大农产品销售、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往往藏着惊人的能量。今年荔枝大丰收,许多地方出现滞销现象,果贱伤农再次上演。海南一位男主播“水果哥”,组织了一个主播团队,将直播开到荔枝园,一番经营之后,结果帮几个村子售卖了50万斤荔枝,大受果农欢迎。
讲好乡村故事,让游客深度了解乡村、融入乡村,大大改善乡村旅游体验。作为城市游客,我们都有乡村旅游体验,初到一个村子,乡村图景中一切都是新鲜的,可我们只能四处瞎溜达,看到什么是什么。就算事前做足功课,终究浮光掠影,难有深入了解。假如有“地胆”引路,给我们讲讲乡村历史、文化、乡俗、物产故事,乡村旅游也就有趣多了。
对内,“乡村新闻官”为政府代言,把政府的惠农政策传到田间地头,打通上情下达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大量惠农政策,从土地确权、土地承包、土地流转、农业金融、农产品税收到新农村建设、新农合、农民社保等等,涵盖面广、内容丰富,农民全面了解有难度。“乡村新闻官”讲好惠农政策,让农民吃透政策精神,也是一种惠农。
“乡村新闻官”,“官”不大,责不小,想当好也不容易。一要向“网红”学习,掌握现代传播规律,用好“互联网+”,扩大传播效果;二要有“讲古”本领,精心挖掘乡村故事,让乡村故事有血有肉有感染力,以好故事感动游客;三要当好“扩音器”,吃透惠民政策,并用农民听得懂的语言讲好政策。
(连海平)
新闻推荐
近日,有一则关于“劳动法出新规定”的谣言在网络上流传,其称“根据劳动法最新规定,如果员工签字自愿放弃购买社会保险,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