浛洸镇垦造农田初具规模。
半年前,英德市浛洸镇张陂村还是“水坑积水、杂草丛生”的田地,不仅不能连片耕种,就算小区域耕种,水利上也十分不方便,村民们对此颇有怨言。如今,通过垦造水田项目摇身一变成为了错落有致的稻田,其间排灌沟纵横交错、机耕路四通八达,交通和排灌十分便利,村民们都竖大拇指“点赞”。
三村项目涉及上千个坟地迁移
张陂项目是浛洸镇五个垦造水田项目之一,另外四个项目分别位于浛洸镇三村村委、鱼水村委、镇南村委财安村小组和镇南村委湖莲塘村小组,总立项面积4401.97亩,规划设计规模4036.01亩,现已动工面积2690亩。
去年以来,镇政府制定了《浛洸镇2019年度垦造水田工作方案》,成立以镇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垦造水田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具体的工作步骤和工作要求。
“在垦造水田推进过程中,我们的困难真的不少,但党委政府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三村村主任表示,坟地迁移工作是三村项目最大的阻力。项目所在地地势高、地形好,很多村民把墓地安置在这里,涉及上千个坟地的迁移。
“家有孕妇,坟地动不得。”“迁坟要挑个好日子。”……拒绝的理由五花八门,不少村民面对工作人员是各种抵触,更不要说配合了。
昼夜入户做思想工作
“您好!我们是政府旱改水工作人员,我们来向您讲解旱改水政策。”自项目开始推进后,每到中午12时和晚上8时,工作小组会分批到三村村民家中宣传垦造水田(俗称“旱改水”)工作。为了顺利推进三村项目,浛洸镇主要领导和工作小组成员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利用村民中午和晚上在家吃饭休息时间,分组进村入户宣传。
“我老婆现在大着肚子,不宜迁坟。”三村一村民摆着手说,“砰”的一声,门被关上了。
“你别急,先听听他们怎么说。”村长从窗口递给他一支烟劝道。家里的老人顺势开了门,工作人员趁机介绍:“村里已规划出一块集中安置用地,"先迁先选",我们已经走遍了整个村,多数人都同意了迁移,到时候办完手续后就能优先选一块好地。”
工作人员介绍,集中安置用地面积属于村集体,每个墓地间隔1.2米,如果两墓地之间的距离超过1.2米,则中间可再安插,这样能够让村里的坟地变得整齐有序。另外,集中安置用地将像道路、沟渠一样纳入公摊面积,待垦造水田项目完成后,把地返还给村集体时,将按比例扣除集中安置地面积。
在工作人员诚恳的游说下,村民对“旱改水”项目终于有所了解,知道这是对农民有好处的大事,最终答应了迁坟。
发挥党员带头作用
三村还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凡是在项目范围内有墓地的,镇村党员干部第一时间响应,村长及理事会成员纷纷带头行动。通过工作小组成员的“带头行动,察言观色、看准对象、精准施策”等措施,三村项目迁坟工作已接近尾声。
如今,为弥补受疫情影响拖延的工期,浛洸镇将进一步抓好项目落实,加快推进垦造水田项目的各项工作进度。同时,与施工单位明确完工的时间节点,按照项目的实施要求,严把质量关,及时沟通、协调处理当前遇到的一些问题,全力抓好项目工程整体规划施工,确保全镇垦造水田项目高质量如期完成。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陈咏怀
通讯员朱巧玲赖丽珍
新闻推荐
《英德市退役军人应急救助暂行办法》出台 救助范围更宽救助速度更快
南方日报讯(记者/邓文燕通讯员/英宣)近日,英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英德市退役军人应急救助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