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深圳论坛现场。深圳商报记者 廖万育 摄
(记者 刘娥)作为深圳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内容之一,2019国际人才论坛(深圳) 4月14日在会展中心举行。活动以“人才国际化理论探索与国际人才生态构建”为主题,旨在聚集国际人才,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合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创新发展。
以人才引领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
科技部党组成员夏鸣九、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原副书记陈存根出席论坛。
陈存根表示,打造世界级湾区,最重要的是以人才引领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他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要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大湾区发展的战略地位。我们要积极推进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使人才是第一资源、第一驱动、第一优势成为社会共识,努力把大湾区建设成为新时代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人才高地。二是积极扩大大湾区人才对外开放。我们要树立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主动参与国际人才竞争,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三是要率先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要创新人才引进使用机制,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障碍,打通科技和经济转移转化的通道,解放和增强人才创新活力。四是加快建立完善专业化的人才服务体系。坚持专业化服务,建设健全完善专业化的人才服务体系,通过构建服务人才的创新创业平台,不断稳固放大平台的服务、支撑、引领作用,并打好引才聚才用才的文化牌。夏鸣九寄望,在这里实现建设人才高地的战略构想,实行更加积极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建立起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吸引全球优秀人才,建立创新人才生态,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
建议建立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
会上,深圳商报社与中国人才科学研究院就在深召开国际人才论坛、启动在深建立国际人才港调研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此外,中国人才科学研究院和五矿基金共同签署大湾区人才产业发展基金发起协议。中国人才科学研究院与广大控股集团共同签署国新能纳米热材实验室合作协议。在高峰论坛环节,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与开发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海洋、杜克-昆山大学常务副校长丹尼斯西蒙教授、多伦多大学罗特曼管理学院中国项目主任谢爱军、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与开发研究会研究员焦京虎等,围绕大会主题发表演讲。嘉宾们一致认为,中国企业走向全球,人才是关键,也是第一资源,应该以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不拘一格用好人才。
本次论坛由深圳市人民政府、科技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指导,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与开发研究会和中国人才科学研究院主办。
新闻推荐
深圳特区报广州4月14日电(记者李明)记者14日从第125届广交会开幕新闻发布会了解到,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广交会最大的参展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