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厨气氛紧张。本报记者 赵梓 摄
本报讯(记者张帆)荔枝柴叉烧、风生水起刺身海鲈、陈皮凤梨排骨……无论是来自酒楼的招牌菜,还是斗门传统小吃,亦或民间私房美食……都令人垂涎欲滴。10月27日,“粤菜师傅·好味斗门”2020年斗门美食评比活动在裕满人家大酒楼举行,共有78道特色菜品展开比拼,最终40道脱颖而出,成为对本地饮食文化多元化的持久表达和传承创新。
在评比现场,厨师们或飞刀切片,或煎炒炖煮,或认真摆盘,大家纷纷拿出十八般厨艺,78道精致菜品相继呈现在眼前,最终评出椰皇杨枝甘露等10个“斗门名小吃”,荔枝柴叉烧等10个“斗门金牌名菜”,筒骨家乡藕等10个“斗门特色农家菜”,松子鱼等10个“斗门拿手私房菜”。
参赛的厨师们匠心独运,在斗门传统美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开发出多道造型新颖、色香味俱全、营养皆佳的特色菜品。其中,由肥仔强乡村旅游发展公司出品的“荔枝柴叉烧”,一亮相便吸引了吃货们的目光。
将荔枝柴剁碎砍小,以炖汤盅作迷你版烤炉,一块块肥瘦相间的大赤坎叉烧在火中炙烤,果木肉香四溢,这道菜品造型创意十足,生动地展现了荔枝柴叉烧的制作过程,给人以视觉、嗅觉、味觉丰盈的感受,一举夺得“斗门金牌名菜”组第一名。“在菜品方面,既能够有传承又有创新,充分体现了斗门粤菜师傅们的工匠精神,展现了斗门的饮食文化特色。”本届活动的评委之一、益利大酒楼常务副总经理林卫珍表示。
本次活动为非专业厨艺爱好者设置“斗门拿手私房菜”赛组,吸引不少民间厨艺高手参加。在斗门当老师的陈为民,以一道“松子鱼”展示了自己娴熟的刀工和烹饪技能,获得了本赛组的最高分。“自己平时在家喜欢研究烹饪,这道菜已做过很多次,能获得大家的肯定,感到十分开心。”陈为民说。
本次活动由斗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斗门区餐饮烹饪行业协会承办,是今年斗门区“粤菜师傅”工程的系列活动之一。接下来,斗门区将继续大力推进“粤菜师傅”工程,通过开展公益性培训、举办第二届“全民皆厨”厨艺大赛等活动,不断提升斗门美食的知名度,大力培育粤菜师傅,打造“斗门名厨”文化品牌。
新闻推荐
斗门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家庭医生”带来实在获得感
家庭医生陈惠和她的同事来到东澳村梁阿婆家,详细询问了老人近期的身体情况,同时耐心指导老人正确服药、合理饮食等简单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