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现场
◎ 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
日前,深圳盐田紫禁书院乐声悠扬,欢笑不断。“云深不知处——乡土曲艺进深圳”云南红河州行展演在此举行,当彝族表演者们拿着大三弦、霸王鞭在台上“欢乐跳”时,台下的观众也跟着情不自禁地“跳”起来、“唱”起来。热情的彝族、哈尼族风情在传统书院散发热烈的光亮,传统文化在科技之感的移民城市相互交融、齐头并进。
由深圳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的支持、紫苑文化有限公司策划和主办、天工当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执行的“云深不知处——乡土曲艺进深圳”通过曲艺展演、影像展、创意市集、手工体验、云南特色手抓饭品尝等全方位体验形式,为鹏城市民带来了一场琳琅满目的文化盛宴。
让乡土曲艺带上“城市气息”
从惠州渔歌、福建南音、客家山歌、潮州歌册、苗族情歌、林芝藏歌,乡土曲艺的追寻“版图”逐年扩大,也在紫禁书院逐步聚集起良好的文化氛围,成为经典文化的交流地,梨园百花的绽放台。
展演中,姑娘余音绕梁“的花腰腔”,小伙热情奔放的“阿细跳月”,63岁国家级铓鼓舞传承人李生方、省级传承人李科现场展现的铓鼓舞,让观众不禁发出赞美之声。所有人拿着树叶尝试吹奏,手捧酒碗对酒当歌,虽不是正襟危坐的音乐会,但这种淳朴的表演艺术,用最直击人心的方式将“云端梯田”的音乐带进城市,使得观众切身感受到彝族、哈尼族人如何将音乐融入生活。
形式多样 精彩纷呈
除了原生态的曲艺演出,同期在天工当代艺术馆呈现的还有著名视觉艺术家吴忠平带来的“原生态民间艺术影像展”。这些云南红河州优秀曲艺和文化遗产的宝贵影像令人回味无穷。观众可以通过他的镜头看到云南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艺术家吴忠平用最直观的方式呈现云南红河州最真诚的民族情感,记录着最真实的红河州村民。观众周女士表示,此次摄影展让她透过影像感受云南人对生活的热情,领略红河州村民在曲艺歌舞中焕发的光彩。
在展演现场,身着艳丽多姿花腰服饰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彝族(花腰)剪纸”省级传承人普青华现场教学非遗剪纸技艺。一张张平淡无奇的纸张,通过双手与剪刀相互配合,腾挪移动之间呈现出传统手工艺、民俗文化的趣味与魅力,为深圳市民展开一幅绚烂动人的彝族、哈尼族风情画卷。
“乡土曲艺进深圳”拓宽城市人文视野
“乡土曲艺进深圳”是获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的一项公益活动。该项目是以市民推荐曲艺作为考察对象,组织专家、艺术家、媒体人深入曲艺来源地,采集原生态艺术,寻找、挖掘即将失传的、最乡土的民间戏曲、戏剧等。调查结束后,通过曲艺表演、绘画、摄影、手工艺品展览等形式将考察成果带回深圳。将田野气息、非物质文化 遗产、古老的传统与民俗文化注入深圳,让深圳与乡土中国、文化传统产生互动,让深圳市民的故乡情结有根可寻。
该项目负责人陈悦成告诉记者:“乡土曲艺进深圳”是一场肩负使命的寻根之旅,它让深圳与乡土中国、文化传统产生紧密联结,让来自各地的深圳人重新认识自己心目中的最美家乡,让在外的游子对乡土文化有所归依。同时“乡土曲艺”还能拓展深圳的人文视野,延展深圳的人文空间。
新闻推荐
《人在古城》摄影陈锡荣《飞檐晨光》摄影黄奕彬《潮州古民居》摄影郑坤汉?《五行山墙》摄影余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