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潮州 今日湘桥 今日潮安 今日饶平
新岭南 > 广东 > 潮州 > 今日潮州 > 正文

党建村史馆讲述疍家文化前世今生

来源:汕头日报 2020-08-21 00:44   http://www.kcqsx.com/


党建村史馆成为当地的“宝贝”

旦家园地处韩江下游,曾是疍民的聚居地,至今还保留着原汁原味的农耕文化。为了保留古村落的文化内涵,当地于2019年底建立起旦家园党建村史馆,一楼是党建宣传,二楼是农耕文化展示,这座以“竹韵”为设计主题的村史馆如今成了村里的“宝贝”,记录着旦家园的前世今生。

在村史馆,记者遇到了94岁的芮鸿谦老伯,听说村里建起了党建村史馆,芮老伯打心里感到高兴,那段他经历过的时光,那些留存在记忆中的激情岁月,如今都被记录在这座建筑物里面。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94岁的芮老伯当之无愧成了村里的“老宝贝”,村里的党建历史,村里的农耕文化……芮老伯如数家珍。

12岁亲眼看到日本兵渡船而上,24岁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当时“下蓬渔上乡”三名党员中的一员,芮老伯亲身经历那段蹉跎岁月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化,每一个时间节点,每一个故事场景,他都记得清清楚楚,而印象最深刻的是,二十世纪50年代初全国土地改革之后,作为乡长的他带领村民搞农业生产。“那时候甘蔗啊、番薯啊、花生啊,种很多东西,甘蔗丰收之后就送去糖厂,制作成砂糖。”芮老伯对那段面朝土地背朝天的农耕生活仍怀有深厚的感情。

在村史馆二楼,看着摆放整齐的锄头、草叉、耙、鸡公车这些“老物件”,芮老伯成了最称职的“解说员”,“鸡公车什么都能载,别看它只有一个轮子,走那些狭窄的山路最适合不过了。”“村里的竹笋是200多年前村民行船来往于潮州江东一带时引进种植的,滋味鲜甜,和鸭肉一起炖煮"尚等好"。”对于旦家园竹笋扬名千里,芮老伯则自豪地说:“这是笋农的骄傲呀!”

虽然这些老一辈人赖以生存的作业工具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旦家园的农耕文化也发生了变化,但是村史馆将践行它的使命,记住历史,连接当下,反映旦家园的历史特征,成为让村民产生认同共鸣和情感共融的文化载体。

本报记者 陈柔燕

新闻推荐

7月份电费剧增市民存疑 潮州供电局:多因素致电费增多

本报记者李欢欢郑媛近日,有不少市民反映7月份家中的用电量和电费突然猛增,怀疑是不是新安装的智能电表有问题?对此...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党建村史馆讲述疍家文化前世今生)


 
频道推荐
  • 西湖畔又添休闲好去处 环城西路河头景观提升基本完成
  • 浮滨镇大新溪村“咸牛奶”:几代人味蕾上的记忆
  • 风格 家居节能,从装修设计开始
  • 潮州市区绿榕北路榕华园小区路段:受损树池石成人行道绊脚石
  • 潮州市区福春街:流动摊贩“打游击” 马路成市场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