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要闻 股市新闻 金融新闻 产经新闻
新岭南 > 财经 > 产经新闻 > 正文

老爸老妈痴迷保健品几年猛砸5万多元 医生提醒:切勿用保健品代替药物

来源:惠州日报 2016-07-11 17:56   http://www.kcqsx.com/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不过,由于两辈人在生活理念、心理状态等方面的差异,有时难免出现分歧。近日,记者走访发现,不少市民反映家里老人易被忽悠买高价保健品,或者听信网上传言服用偏方,浪费钱不说,有些吃了还对身体不好。对此,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主治医师师春梅特别提醒,如果老人本身有基础病的,切勿用保健品代替药物治疗。此外,有的老人内心孤独、渴望关怀,子女要多关心父母,主动引导他们科学保健。

案例一

母亲热衷买保健品,女儿担心又生气

市民陈女士的母亲今年60

岁,退休后经常约朋友四处旅行。“老人家愿意多出去走走本来是好事,可她每次出去都爱听信一些夸张的宣传,买回一堆没有认证的保健品。”陈女士头疼地说,去年老妈去外地旅游时花了1000多元买回了几瓶据说是野生螺旋藻制成的螺旋藻片,声称可以提高免疫力、抗菌抗癌,硬逼着家人跟她一起吃,还送了好多瓶给她亲家。

“开始我没在意,没有吃保健品的习惯,所以只是拿来捣碎当面膜,却发现捣碎后颜色绿得很不自然,粘在指甲缝里的洗都很难洗干净,有点像颜料。”陈女士立刻上网查,大吃一惊:网上曾有报道揭发这个品牌的产品是个问题产品。“我立刻让我妈停止服用,她却很不高兴,认为是网上乱说,自己花了钱还不讨好。”陈女士无奈地说,这事让老妈很介怀,一直闷闷不乐。这样的事情并不止发生一次,家里还有好多她旅游时带回来的、没有国家认证的“纯天然”保健品,还有一些电视购物买回来的“养生利器”。

陈女士说,母亲随着年岁增长,性格越来越倔强,不喜欢听别人指点,对此,她是想管又不知道怎么管,结果每次都是又担心又生气。

案例二

参加免费讲座,陆续被推销5万多元

“前几年开始,我爸妈经常

和一些老友参加一些讲座或活动。”市民黄先生说,起初他并未觉得奇怪,但后来发现这些所谓的免费讲座或活动,其实目的就是推销。

“这些人特别精明,都不会单刀直入搞推销。起初讲讲养生,帮老人们检查身体,特别体贴,还陪老人家聊天。”黄先生说,后来他们慢慢开始借看望的名义到家里来,然后在聊天过程中,一会让老人换他们品牌的饮用水过滤器,一会说有个磁疗床和枕头能治疗颈椎、腰椎疾病,一会又说有申请专利的磁疗鞋能按摩穴位降血压。“我爸妈两三年来前前后后买这些东西至少花了五六万元。钱花了都算了,最可怕的是我爸有糖尿病,有一家公司推销了一种保健品,说是可以降血糖,结果越吃血糖越难控制。”黄先生气愤地说,他们几个儿女反复劝说父亲别吃了,可老人家不但不听,开始偷偷摸摸买,躲着他们吃。“直到去年,这家公司被查出售卖问题产品后倒闭,爸妈才消停了一下。”黄先生说,后来在新闻中看到,那公司卖的蜂胶里面基本没有蜂胶成分,就是放了一点降血糖的药,但成分上并没说明,导致父亲血糖一直没控制好。

让黄先生感到无奈的是,父母退休前曾在医疗系统工作过,应该对这类骗局有一定的甄别能力,但现在对保健用品特别迷信。黄先生时常劝他们,却没有什么效果,直到现在他们还认为没有上当。“有时真的不好说,一说他们,他们就会说又没花你们的钱。”他摇摇头说。

医生

胡乱吃保健品,可致身体越吃越糟

“我印象特别深,曾经有一位患者罗伯家庭环境还算不错,因为身患糖尿病,他听信了一些保健品推销员的话,长期买一类降血糖的保健品服用,最后造成肾功能异常才到医院检查。还有一位退休的老人,一个月的退休金大部分都花在购买保健品上。家人发现其购买的保健品均没有发票,怎么劝说都不听。”师春梅在工作中接触过不少类似的个案,她认为,老人之所以热衷购买保健品,一方面是如今人们的消费能力有所提高,对健康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年岁渐长,生理状态发生变化的老年人;另一方面,反映了老年人的内心需求,他们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怀,希望与他人多沟通交流。

师春梅认为,积极从丰富多样的食物中获取营养元素,要比单靠从保健品中摄取好,但并不排斥服用保健品。在服用保健品时要特别注意产品是否正规,适不适合老人自身的体质,另外切勿用保健品代替药物治疗。“很多保健品推销员利用了老年人的心理弱点来推销,夸大保健品的作用。实际上,保健品只有调理身体的效果,并不具备治疗疾病的作用,这是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师春梅提醒广大老年朋友,如本身有基础疾病的,务必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或保健品,不能自己乱吃。

老人需要温情关怀,劝阻切勿简单粗暴

师春梅说,在她了解到的案例中,很多推销员会对老人格外关心,比如每天打电话嘘寒问暖,对老人的身体健康方面格外关注,有些甚至还会陪老人买菜。在这种“温情”的攻势下,很多老人因为感动或面子而购买他们推销的产品,有些老人甚至被推销员“洗脑”,认为只有这种保健品才能治疗自己身体上的毛病。“曾有位老人坚信自己使用的保健产品的可靠性,家人朋友都旁敲侧击地提醒,吃再多这类保健品没有用,但这位老人却不听,觉得没有效果是因为自己吃的量不够。”她说,吃什么都有个量,老人这样的想法是很可怕的。

“保健品有适用人群,如孕妇、免疫力低下者、缺少某样微量元素的人等,如果要购买保健品,需要认准国家认证蓝帽子标识。另外,在选择保健品时,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师春梅提醒,家人子女要多关心,帮助老人寻找合适的保健方法。针对老人身体状况,找正规的营养师、专家或医生咨询,除了多样化饮食、定期体检,还可以到医院进行微量元素筛查,缺哪样补充哪样。另外,师春梅建议,作为子女,应多鼓励老人交友,多陪伴老人聊天,谈谈工作、教育孩子等问题,让父母多了解自己的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理解和关怀。

相关链接

保健品推销虚假宣传难取证

据有关部门统计显示,我国每年营养保健品的销售额超过2000亿元,其中老年人消费占了五成以上。中国消费者协会的一项调查表明,70%以上的保健食品存在虚假宣传、夸大功效的现象。

据了解,目前工商部门打击违法推销保健品主要看是否存在涉嫌虚假宣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无照经营等违法行为。但很多情况下,商家有正规的手续,保健品说明书、宣传单上并不存在夸大宣传,有些销售人员会暗地里向老年人肆意夸大功效,但收集证据非常难,除非有现场录音或录像,否则这种虚假宣传很难取证。正因为保健品市场存在许多乱象,而且目前的监管存在许多难点和漏洞,业内人士认为,应进一步完善保健食品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部门对保健食品的监管职责,确保监管工作有法可依。 (综 合)

知多点

老年人该如何保健?

1.适当的运动

老年人尤其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要尽量避免过量运动,可以拍打四肢、弯腰、打太极、散步等。

2.饮食应少油、少盐

盐摄入过多会导致血脂增高、血压升高。国家规定,每人每天盐摄入不超过6毫克,老年人更是要严格控制。油脂是心脑血管的大敌,因此,老年人要少吃油腻的食物,否则不仅会增加血管的负担,也很容易引起胃肠不适。

3.食物选择多样化

主食可挑选易吸收的食物,比如燕麦、玉米、大米、小米等。另外,需要补充蛋白质,如牛奶、鸡蛋、豆腐、鱼、瘦肉和禽类等。老年人的胃肠道蠕动功能下降,容易造成胃肠胀气和便秘,所以水果蔬菜也要多吃。

4.生活要有规律

早睡早起,中午小睡,每天要有6小时的睡眠时间。

本组文字 (除署名外) 本报记者费 燕 陈 澄 通讯员郑海燕

新闻推荐

推动实现内外销产品同标同质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促进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

据新华社北京8月25日电国务院总理李克强8月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促进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增加“中国制造”有...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老爸老妈痴迷保健品几年猛砸5万多元 医生提醒:切勿用保健品代替药物)


 
频道推荐
  • 996工作制持续刷屏朋友圈 你们说的都有理,我搬砖去了……
  • “淘宝吃货”为食客导航优质农品 将发布150个城市美食地图
  • 地头价4.5元/斤,“荔浦砂糖桔”高品质的秘诀是什么?
  • 区长任“园长”“一门式”服务助力产业大发展
  • 险企管理层春季大腾挪:超15家换高管 诚泰变动最频繁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