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金融资本市场“李鬼”。本报采集
近年来,非法集资组织结构愈加严密,专业化程度高,打着“经济新业态”、“金融创新”等幌子,噱头更新颖、迷惑性更强,使投资者无法辨别“李逵”和“李鬼”。投资者尤其需要对类似情况保持高度警惕。
假信托
假信托,要么是在公司名字中加入信托字样误导投资者;要么盗用信托公司之名发布虚假产品。
谨记,全国只有68家信托公司;正规信托公司推出的产品,可以通过信托公司官方网站或客户服务热线查询;信托都是百万元起投的。
假民营银行
谎称已获得或正在申办民营银行牌照,虚构民营银行的名义发售原始股或吸收存款。现在,民营银行只有5家,包括微众银行(腾讯)、华瑞银行(均瑶集团)、金城银行(正泰集团)、温商银行(天津华北集团)、网商银行(阿里巴巴),其他都是假的。
假基金
设计虚假的基金网站,随后在网络广泛张贴广告信息,承诺高回报,最后跑路。投资者在网络购买基金时,一定要到基金公司官网、银行官网以及正规的第三方基金销售公司。
假券商
使用虚假身份冒充国内知名证券公司开设钓鱼网站,带有“内幕消息”、“代理炒股”、“炒股软件”、“包赚不赔”等特征的炒股信息。股票开户要到正规券商机构营业厅或官网进行操作。
打着境外投资、高新科技开发旗号骗钱
打着境外投资、高新科技开发旗号骗钱,或者假冒或虚构国际知名公司设立网站,并在网上发布销售境外基金、原始股、境外上市、开发高新技术等。
以投资养老公寓、异地联合安养为名
以投资养老公寓、异地联合安养为名,以高额回报、提供养老服务为诱饵,引诱老年群众“加盟投资”;或通过举办所谓的养生讲座、免费体检、免费旅游、发放小礼品方式,引诱老年群众投入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李鬼们”最青睐那些中老年投资者,归根到底还是因为这类人群信息相对闭塞、容易上当受骗。投资者要增强风险意识,审慎理性投资,防止自身利益受损。
本报记者余雪芹
新闻推荐
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日前发布,榜单数据显示金融和实体经济的不平衡态势有所缓解,经济脱实向虚态势有所遏制,引导资金回归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