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欣。 本报记者钟畅新 摄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着力打造智造高地、区域枢纽、生态名城、文化强市、惠民之州,努力把惠州建设成为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市经信局作为全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对打造"更具创新特质的智造高地"责无旁贷。”12月12日,市经信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欣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将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以“两化”融合推动工业提质增效,以强化服务促进企业发展壮大。
工业提质增效成效突出
采访一开始,吴欣即给出一组数据———
1~10月,350家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工业技改投资完成332.3亿元,增长26.2%,总量居全省第2位;工业投资完成621.5亿元,增长15.5%。
同样是1~10月,惠州市规模以上先进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90.1亿元,增长23.6%,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增速15.7个百分点。
智能制造产业表现同样不俗。1~10月,全市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9%,智能化改造示范企业达10家,机器人应用企业70家,应用设备1200台(套)。
与此同时,节能降耗稳步推进。今年新增34家自愿性清洁生产企业备案,25家企业通过验收。大亚湾石化区等4个园区获批广东省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
“从这一系列数据可以看出,今年以来,惠州市工业提质增效取得突出成效。”吴欣说。
以创新驱动引领绿色发展
记者留意到,过去五年,惠州市区域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连续五次获评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展现出了惠州智慧和智能制造的魅力。
“围绕贯彻落实市党代会精神,我们将以创新驱动引领绿色发展。”吴欣介绍,首先要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具体来说,要大力推进新一轮技术改造,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大力培育智能制造产业,力争2017年培育智能化示范企业10家,形成一批示范车间、示范工厂和示范企业;大力推进制造业绿色循环发展,2017年,力争推动大亚湾石化产业区申报国家级循环化试点园区。
“其次,要促进信息化在工业领域深度应用,以"两化"融合推动工业提质增效。”吴欣介绍,关键要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推动工业制造领域提质增效,进一步擦亮云博会品牌,力争2017年推进4个大数据创新应用示范项目建设;抓好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扎实做好“两港三网”之一的宽带通信网建设。
“归根结底,要做好服务,打造永不落幕的企业服务网上集市,做到月月都是"企业服务月"。”吴欣表示,将进一步强化服务,促进企业发展壮大。比如,进一步优化升级企业服务集市网上平台,做好“企业成长计划”推动工作,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帮助企业降成本,促进企业轻装上阵,实现更好发展。
本报记者田铁流 通讯员陆娜
新闻推荐
本报采集“情人节送女友礼物清单已出,别再犹豫,快选一款取悦你的她。”“2月中旬飞韩国,需要下单的宝宝提前说。”这熟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