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在查看股市行情。 本报采集
近日的资本市场“好戏连台”,2月17日,证监会发布再融资新政,7省区市3600亿元养老金已委托运营,券商机构解读为利好A股市场。
机构解读再融资新政
2月17日,证监会发布再融资新政,从优化定价机制、限制单次融资规模、提出融资间隔期要求、规范募资使用等方面综合施策,规范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
广发策略表示,A股多了一个短期利好。再融资新规有利于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减少股市抽血担忧,为A股市场带来了新的短期利好因素。新规对再融资定价基准日的限制,可以明显降低大小非的解禁减持套利空间,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新规对再融资发行规模不超过20%总股本的限制以及对再融资发行时间跨度大于18个月的规定,可以有效控制过度融资,减少股市抽血担忧;新规对再融资企业不得持有大金额理财产品的要求,既能限制非必要性融资,又能引导资金“脱虚向实”。这些改变都有利于提升投资者对A股市场制度规范的信心,因此对A股总体来看是新的短期利好因素。
中信策略表示新规挤出资金利好二级市场。同时认为,新规的结构性影响也很重要。一方面,融资套利空间缩小后,留存的定增资金将更注重标的基本面遴选,内生增长稳定,分红与和自由现金流较好的公司更受青睐。另一方面,对融资规模和频率的限制,对于传统企业大规模转型,以及对外延扩张依赖较高的行业相对不利。
国信证券表示再融资收紧,监管继续引导资金“脱虚向实”。新规主要针对再融资过程中存在的过度融资、资金脱实向虚、定价机制缺陷导致较大套利空间等问题,延续引导资金“脱虚向实”的监管基调。从2016年以来尚未受理的定增项目看 (不包括借壳重组、配套融资等涉及资产重大重组的再融资项目),规模大致在7000亿左右,37%的再融资项目所发行的股份数超过总股本的20%,预计需要进行方案调整。此次新规再一次确立了监管层对再融资收紧的态度,再叠加当前新规发行节奏保持较快节奏的影响,创业板的“稀缺性”和外延并购的逻辑基础将进一步受到破坏,预计中小创的估值仍将继续压缩。
联讯证券国家理财规划师吴新婷认为,再融资新规出台,将加快IPO、严控借壳、打击炒作、强推退市,A股上市公司的壳价值恐已所剩无几,恐成为压垮“壳股”的最后一根稻草,回避“壳股”。
首批养老金权益类组合有望本周打款
2月16日,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人社部副部长游钧透露,目前,已有包括北京、上海等7省区市的基本养老保金开始委托进行投资运营,规模共计3600亿。
根据2015年8月发布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规定,投资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养老金产品的比例,合计不得高于养老基金资产净值的30%,这意味着上述先行启动的7个省份的养老金能够投入股市的资金上限为1080亿元。
另据券商中国,首批养老金权益类组合有望本周打款,将资金划给管理人,约百亿规模资金大概率投向“优选价值”和“指数增强”两类组合,说明养老金对蓝筹白马股的“青睐”。
分析人士认为,养老金是一支非常强大的买方力量,将有效改变原来卖方强大、买方弱小的局面,对资本市场买卖双方的力量均衡具有重要意义。从养老基金入市的资金规模来看,所能带来的实际总量效应有限,养老金权益市场投资应该会以大市值、低估值、高股息率的蓝筹股为首选标的。
A股向好迹象越来越明显
道琼斯指数上周收于20624点,连续7天刷新历史新高,与此同时,纳斯达克和标普也齐头并进,同样以历史新高报收。
港股今年以来牛冠全球,气势如虹,量价齐升,港股上周突破24000点,市场活跃度已经接近牛市行情。港股的强势上涨和巨量资金的持续流入,表明投资者对香港经济和中国经济的信心,A股作为涨幅相对较小的资本市场,对于投资者吸引力将逐渐增强。
2月17日股指期货的松绑将吸引更多资金入市,充分地改善市场流动性,目前A股市场已经摆脱了不可控的状态,从大幅波动走向平稳运行。增加了风险管理的工具之后,机构投资者会逐渐回归市场,市场流动性会逐渐好转,行情有可能向纵深发展。
综上所述,吴新婷认为,监管层对投资者保护的重要理念,在此背景下,投资者信心也会得到一定的恢复。A股慢牛行情值得期待,2017年经济可能是平稳下行,通胀温和上升,股市可以适度乐观,价值投资理性投资将会大放异彩,投资者应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重点在国企改革、国企混改的军工、民航、铁路、电信、石油、电力、天然气等领域找到适合自己的稳健投资机会,并坚持申购新股。
本报记者余雪芹
新闻推荐
时下,很多人的各类银行卡已“泛滥成灾”,其中有的卡余额很少或没有余额,有的卡根本没用过或长时间未使用。据统计,截至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