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技术的应用为企业带来了更多活力。这是光弘科技现代化的生产流水线。
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的创新人才在做实验。
记者日前获悉,大亚湾区管委会官方网站发布了《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关于推进专利工作的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广开言路征集贤言珠语,进一步完善专利工作,加快推进该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建工作,助推惠州市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
记者同时从区工贸局获悉,作为升级发展“1523”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加快实施产业优化提升行动,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扶持创新创业,仅专利申请量去年累计达到2228件,比2014年增长1倍。
计划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激励专利申请
《征求意见稿》提出了专利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力争到2020年,全区专利申请量年总增长率达到10%以上,发明专利申请量占总申请量30%以上,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达到1家,示范企业达到1家;省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达到2家,示范企业达到1家。
为确保上述目标的实现,《征求意见稿》提出了推进专利工作的主要措施,即加大财政支持、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等。如计划结合该区优势产业和资源特点,财政对知识产权的投入每年不低于500万元,区级知识产权专项资金40%以上用于扶持专利技术产业化、重点产品专利预警分析等专利运用;计划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后每件资助专利权人3000元,依照PCT规则提交国际专利申请的发明专利,在取得国际检索报告之后一年内,经审查单位申请的每件最高资助1万元,个人申请的每件最高资助5000元,获美国、日本、欧盟国家授权的发明专利每件最高资助2万元。
同时,鼓励专利运营平台落户大亚湾或在大亚湾设立分支机构。《征求意见稿》拟对市级以上优秀专利服务机构落户大亚湾或在大亚湾设立分支机构给予一次性15万元资助;在大亚湾区注册、纳税且获市级奖励的服务机构给予1:1的配套奖励。
累计专利申请2228件比2014年增1倍
事实上,激励企业和个人申请专利,提升创新主体专利产出能力,加快科技专利成果产业化,这只是大亚湾区实施产业优化提升活动、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一个缩影。
记者从大亚湾区获悉,为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区域科技创新水平,2015年,该区出台了“1+7+N”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在全市率先出台创客扶持政策,创新创业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创新投入持续加大。
统计数据表明,2016年全区财政科技投入2.27亿元,占本级财政支出的4.3%,引导企业R&D经费支出15亿元,占GDP比重3.41%,比2014年增长1.27个百分点。
与财政扶持并驾齐驱的是,该区的创新平台不断增加。大亚湾科创园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单位,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成为省内唯一的专业服务石化产业新型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分别达到20家、27家,建成新型研发机构1家、孵化器2家,组建院士工作站1个、产学研示范基地1个。目前,正积极筹建国家千人计划化工(惠州大亚湾)研究院、香港科技大学惠州研究院。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近年来,该区创新实力明显增强。据介绍,该区累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6项、市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1项;实现专利申请2228件,比2014年增长1倍,其中发明专利申请497件,比2014年增长112%。
与此同时,各路创新队伍和创新创业人才汇聚。累计引进进站院士4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4人、国家自然科学奖科技二等奖获得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7人、长江学者2人、广东省“特支计划”专家2人、惠州市“天鹅计划”领军人才13人,33个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进驻科创园。
目标任务
力争到2020年,全区专利申请量年总增长率达到10%以上,发明专利申请量占总申请量30%以上。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达到1家,示范企业达到1家;省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达到2家,示范企业达到1家。
亮点措施
财政对知识产权的投入每年不低于500万元,区级知识产权专项资金40%以上用于扶持专利技术产业化、重点产品专利预警分析等专利运用;
拟对市级以上优秀专利服务机构落户大亚湾或在大亚湾设立分支机构给予一次性15万元资助;在大亚湾区注册、纳税且获市级奖励的服务机构给予1:1的配套奖励。
科技实力
累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6项、市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1项;实现专利申请2228件,比2014年增长1倍,其中发明专利申请497件,比2014年增长112%。
累计引进进站院士4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4人、国家自然科学奖科技二等奖获得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7人、长江学者2人、广东省“特支计划”专家2人、惠州市“天鹅计划”领军人才13人,33个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进驻科创园。
这样提建议
广大市民、单位如有意见和建议,可于2017年9月29日前,通过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等方式,向区工贸局科技科反馈意见。
电子邮箱:kejike2012@126.com
电话:0752—5562312
传真:0752—5562194
本组文/图(除署名外) 本报记者欧阳德辉
新闻推荐
日前,招行宣布正式推出网上企业银行第十代产品U-BankX,通过运用区块链、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Fintech核心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