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风向标
羊城晚报讯 场外期权监管再升级!4月16日上午,期货子公司收到监管要求——4月17日起停止新增与私募基金合作做场外期权业务。多家期货子公司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证实收到电话。监管方面要求期货子公司即日起暂停私募基金作为风险管理子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的交易对手方,不得新增,存续业务不得展期。私募基金公司主体和私募基金产品均不可参与。
私募基金受较大影响
4月10日晚间,多家券商收到相关监管要求,从4月11日起暂停证券公司与私募基金开展场外期权业务,证券公司不得新增业务规模,存量业务到期自动终止,不得续期。
记者还从接近监管人士处了解到,年内场外期权监管政策将落地:券商参与场外个股期权的门槛或提升,场外期权的规范化交易将开启。
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监管趋严,私募基金参与场外期权的通道将基本被堵死。另有业内人士表示,暂停私募基金参与场外期权,可以规范市场行为,有利于市场健康发展。
记者了解到,近一段时间不少私募参与个股期权。4月10日,监管部门要求券商停止与私募基金合作新开场外期权业务之后,部分私募寄希望于借道期货子公司延续业务。而期货子公司监管跟上后,私募基金的场外期权业务全线暂停了。前述业内人士表示,停止是为了规范。规范之后,场外期权业务将更健康地发展。
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末,场外期权未了结初始名义本金为2239.71亿元。按名义本金统计,去年12月新增场外期权交易中,期货公司及子公司占比12.14%,商业银行占比23.94%、私募基金占比18.76%。按合约笔数统计,去年12月新增场外期权交易中,期货公司及子公司占比15.79%,仅次于私募基金的40.09%。
据了解,目前部分私募基金与代理商合作,突破了场外期权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令没有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卷入这项业务。经过层层分销,部分场外个股期权的参与门槛已经降至500元。
期货子公司影响有限
华泰期货子公司华泰长城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博表示,4月16日上午已经接到监管方面的窗口指导,要求期货子公司4月17日起停止对私募场外期权开仓。不同的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在业务方面侧重不同——有的侧重于为实体经济服务,有的则侧重于对私募等机构服务。而目前,多数期货子公司立足于商品市场,以服务实体经济为主,因此此要求对这类期货子公司来说,影响可能有限。周博表示,这一要求是跟随证券业协会前述要求,目的是防止出现监管套利现象。
以个股期权为例,场外期权的卖方须为具备场外个股期权业务资质的券商或期货子公司。私募基金做买方。以个股看跌期权为例,私募基金可以买入某只股票的看跌期权,约定行权价为10元,如果将来该股票价格变成5元,私募每股赚5元,扣除权利金之后,剩下的就是私募基金的收益。如果将来该股票的价格高于10元,则私募基金放弃行权,损失权利金。
私募基金使用场外期权有两个目的:第一,对冲持仓风险。如果私募持仓中含某只股票,则买入看跌期权可对冲该股票的风险。第二,利用期权自带的杠杆博得高收益。 (钟正)
新闻推荐
■VCG/图新快报讯记者余世鹏报道证监会4月11日发布公告,5月1日起将沪股通及深股通每日额度分别调整为520亿元,沪港通下的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