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
近日,江门A股上市企业金莱特董事长蒋光勇正式辞去董事长一职,来自中山的老板蔡小如在受让股权成为金莱特实控人后,其出任董事长一职已无悬念。
重大重组后鲜见“凤凰涅槃”
上市公司实控人变更,在资本市场上并不少见。实控人变更背后,一般而言正是上市公司的重组整合,各方利益诉求并不一致,但之于上市公司,都有着资源重组后公司焕发新机的期许。对于金莱特的此次变动,又有多一层令人唏嘘的因素。2015年11月金莱特创始人、原董事长田畴因突发病不幸去世,遗孀蒋小荣接过重担,与其兄长蒋光勇一起在艰难局面下希冀重振公司。然而事与愿违,产业商战经验的缺乏,市场竞争加剧,近两年公司业绩走低,部分并购以计提亏损草草结束。正如公告所说,“金莱特迫切需要引入具有产业背景和管理经验的投资人……逐步实现上市公司经营业务转型升级。”
金莱特的发展未来尚待时间观察。而检索江门A股公司发展变迁史,江门企业以往重大重组后真正实现“凤凰涅槃”的案例并不多见。换而言之,无论在资本运作过程中,还是尘埃落定后,作为地方龙头的上市公司对江门经济的带动作用并不显著。事实上,江门上市公司重组“易主”事宜相当频繁,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早期上市的老牌江企以传统产业为主(如化纤业务)且多为国资背景,在经营低迷面临压力的情况下国资方多选择退出,由民企资方入主,广东甘化、春晖股份均属此种情况。
理想状态:政企产业资源对接协作
在国资退出的情形中,上市公司实际上可以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可示范的样本,如引进产业相联性的资方,力助传统产业在上市公司平台焕发生机;而即使传统产业剥离上市公司,在新产业的置入上亦可结合到地方产业发展,并对新入主方在地方产业进一步投资落地作出约束要求。
更为关键的是在这些动作推进过程中,政府方面应给予持续关注、推动,以应对市场变化,最大程度发挥上市平台协同作用,同时也可避免投资方开“空头支票”的情况。但令人遗憾的是,江门在此方面目前并未有较成功的例子,如广东甘化重组,虽切入的是江门政府当时力捧的LED产业,但政企双方显然未做够功课,如今全资子公司德力西光电以挂牌转让终结。春晖股份切入轨道交通行业,这同样是珠西战略下江门的特色装备产业,但目前政企方面对于产业资源对接协作仍然较为匮乏。
建议:上市前补贴上市后紧密联系
总体而言,江门上市公司在重组后投资外向发展态势明显,对本地产业带动的作用远远不够。政府方面对于上市公司的跟进更多来自于上市前的奖补推动,在企业最终上市后却缺少对上市平台的协调跟进。即使是金莱特这样的股权转让易主,也仍然有工作可以推动以利于本土经济发展,新老板基于怎样的目的进驻,是否有增资计划,旗下产业是否有可能进一步引进江门……政府积极跟进协调互动,持之以恒相信会有所收获。江粉磁材切入消费电子,如今进一步在江门投资建设产业园,就是一个明证。
南都记者张奇锋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张欣培上海报道导读监管威力之大,让券商从此前的互相争抢到开始避之不及。近期,尽管股权质押数量有所回升,但远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