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窑炉、压机、喷机,高耸的喷雾塔,灵活的机械手臂,无人驾驶自动导航叉车……这并不是某个陶瓷企业的生产线,而是在一场高规格的陶瓷行业展会上的景象。5月30日至6月2日,2018中国(佛山)国际陶瓷装备与材料展览会(以下简称“中陶装备材料展”)在广东潭洲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展会以“新装备·新材料·新技术”为主题,共吸引海内外近300家企业参加,观展人次累计达6万人。主办方表示,中陶产品展在规模、客流量、专业水平、实际成交订单等方面均超过预期。
家门口搭建高端展会平台
中陶装备材料展是继4月中陶产品展成功举办后,佛山迎来的又一场建陶行业高端盛会。
世界陶瓷看中国,中国陶瓷看佛山。统计显示,佛山建筑陶瓷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约12%,加上佛山陶瓷企业在外地扩张转移的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40%以上。
在潭洲展馆,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佛山陶企云集,在这里举办大规模展会,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对接上下游产业。“佛山陶瓷装备材料企业集中,实力雄厚,资源丰富,配套完善,在佛山办展更有利于陶瓷产业健康发展”,新明珠集团董事长叶德林认为,中陶装备材料展的成功举办,是陶瓷行业新征程的创新要点,为行业有序健康成长提供了高端发展的新平台,这将大大提升佛山陶瓷产区的区域价值和竞争力。
“以前陶瓷相关行业企业都要到外地乃至国外去参展,潭洲会展中心的建立,也为我们承办展会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展会承办方中陶联盟总经理罗青表示,中陶装备材料展将打通行业孤岛,联合优势资源,搭建国际化、专业化高端展示平台,促进佛山进一步做大做强陶瓷经济。
中陶装备材料展期间,潭洲会展中心还举办了广东陶瓷协会2018年年会、先进陶瓷材料技术创新及行业应用对接会、中德陶瓷机械与新材料工业4.0会议等近20场主题活动。
促进企业间通力合作
“伴随国内陶瓷行业的高速发展,国内陶瓷装备及材料产业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5月30日上午举行的展会开幕式上,广东陶瓷协会会长陈环表示,目前国内陶瓷装备企业正在将产品设备工艺技术输出到国外,有着很强的竞争力,但也要看到当前国内陶瓷产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存在的差距。陈环认为,国内陶瓷行业应当继续扩大开放,与外界寻求合作发展,实现共建、共享、共赢。
此次参与中陶装备材料展获得了建陶装备企业的大力支持,参展商既有国内领军的达洁能、恒力泰、中窑,也有来自海外的陶瓷装备业巨头西斯特姆、莱斯等。
“佛山陶瓷制造业在中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意大利西斯特姆代表销售总监班迪埃里·朱塞佩看来,选择在佛山参展,最重要的还是看重展会的专业性和国际化,“我们希望借助这个专业且国际化的展会平台,拓展合作渠道,与更多企业深入合作,共同推动中国陶瓷装备材料制造业在全球市场的深远发展。”
在展会上,国内各大陶瓷装备与材料企业受到不少国外客商的青睐,有不少来自东南亚、印度、中东、俄罗斯、非洲等地的客商前来。
装备自主化有成效
记者在展区看到,不少企业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除了超大吨位陶瓷压机外,陶机、窑炉等生产设备,无人叉车、机械手臂等仓储物流设备,无不透露着陶瓷行业生产智能化和洁能环保的趋势。与此同时,国内装备企业更是在展会中大放异彩。
科达洁能和恒力泰在陶瓷装备制造产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中陶装备材料展中,两家企业分别占据了潭洲会展中心1号馆和2号馆的显要位置。
在科达洁能展区,升级版大板压机、超宽体窑炉等前瞻产品与技术纷纷亮相。“此前中国的陶瓷装备企业曾经向发达国家学习,但现在国内陶瓷机械多数新技术都已经是原创”,科达洁能董事长边程认为,国内陶瓷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完善,最主要是因为国内市场的需求,“比如自动化技术,原先国内陶瓷企业对自动化设备需求不多,但后来产生了需求,所以我们得跟上”。
在恒力泰总经理杨学先看来,陶瓷装备制造业近30多年的发展是足以令人骄傲的。“从原料制备到成型,到窑炉,到深加工,再到后面的装饰,可以说,许多核心技术我们都掌握了,而且非常强势”,杨学先告诉记者,目前在恒力泰,陶瓷压机装备是最接近欧洲水平的,“甚至可以说在有些方面,我们是超越欧洲的,不论是质量、自动化水平、性能、效率,还是在降低生产成本方面,我们都可以做到不亚于欧洲对手”。
不过杨学先也指出,国内陶瓷装备制造并没有完全掌握所有的核心技术,“比如喷墨机的喷头,这只是一个零部件,但核心技术还在外国人手上”,他认为,接下来国内陶瓷装备制造企业仍要为核心技术的攻破而发力。南方日报记者葛政涵
新闻推荐
□杨公齐现代金融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新概念。本质上说,现代金融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变化的金融业态,是金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