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讯(记者 梁海祥) 四大行设立理财子公司有了新进度。11月15、16日,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分别发公告称,拟全资设立理财子公司。记者统计发现,年内至今已有14家银行公告拟设理财子公司,此次则是四大行首次进场。分析人士指出,国有行进场速度稍慢,但得益于庞大的理财规模与体量,大行依然占有市场优势。
四大行正式“进场”
自资管新规、商业银行理财细则及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征求意见稿面世以来,银行成立理财子公司的“热情”高涨。据统计,年内至今已有14家银行公告表示拟设立理财子公司,其中包括光大、平安、民生、浦发等股份行,以及北京银行、宁波银行等中小型银行。5月末,交行成为首家公告拟设立理财子公司的国有大行。
四大行一直等到日前才有“动静”。11月15日,中国银行发布公告称,拟出资不超过人民币100亿元发起设立中国银行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中行所属一级全资子公司管理。翌日,建设银行也发布公告称,拟设立建信理财有限责任公司, 注册资本为不超过人民币150亿元,为建行全资子公司。
虽然进场速度较慢,但四大行依然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赵亚蕊认为,四大行理财规模较大,子公司成立后,对于现有的理财业务的市场竞争格局会产生影响。从经营规模、资管运营体制机制、人才储备方面来看,四大行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定优势。
需与旗下基金公司差异竞争
在业内看来,对于理财规模与体量较大的国有银行而言,设立新的理财子公司还涉及与现有基金公司协调的问题。“因为从本质上来讲,理财子公司与国有行集团旗下的基金公司或有业务重合的问题,因此就可能会涉及到集团内部子公司之间的竞争以及资源浪费的问题。”赵亚蕊说。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也指出,理财子公司成立之后,它和商业银行将是两个独立的法人主体,它与母行部门、分行和其他子公司之间如何融合、协同、竞争将是不小的挑战。对大型商业银行来说,目前已经拥有基金、保险、期货、信托等子公司。仅以公募基金公司为例,五大行旗下均已设立公募基金公司,分别是工银瑞信、农银汇理、中银基金、建信基金和交银施罗德。
“如果再成立理财子公司,那么很可能将与现有的基金公司构成同质化竞争。这也是此前除交行之外,其他四家大行均未发起成立理财子公司的重要原因。”董希淼认为,今后理财子公司如何定位,如何与银行内部业务部门开展竞争合作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结合国外资管子公司发展经验,未来理财子公司将可能会是一个连接左右、沟通上下的综合服务平台。
新闻推荐
廖木兴/制图■新快报记者骆智冕先从一组数据说起。1952年,中国金融业增加值占我国GDP比重仅1.72%。改革开放“枪响”的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