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潘敬文 卢云龙
蚂蚁金服相关负责人向信息时报记者表示,目前余额宝平均每个用户的存款在2000元~3000元之间。若一个人放在余额宝或者微信“零钱通”的零钱是2000元,是小数;但如果10亿人每个都放2000元 “零钱”,就是2万亿的超级大额资产。此前,打理用户“零钱”的,阿里旗下的余额宝可谓是一家独大。不过,随着微信推出名为“零钱通”的产品,“零钱”市场格局可能被重新分割。
数据
近日微众银行和腾讯CDC(腾讯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部)共同发布了2018年银行业用户体验调研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用户管理零钱的主要平台仍然以互联网平台为主,50.5%用户选择支付宝、微信管理流动资金,比去年上升了1.2%。而只有33.1%的用户选择银行,但相较于2017年比例下降了7%。报告显示,随着对互联网平台越来越依赖,用户还在支付宝和微信上开展多个金融业,比如在支付宝上开展的购物业务、生活缴费等等。
“零钱通”启动公测
在余额宝上线5年后,微信旗下的类余额宝产品 “零钱通”日前开放公测。这款产品跟余额宝类似,用户可将微信钱包里的零钱直接用于微信支付,同时又可以获得理财收益。
从腾讯提供的“零钱通”公测资料可见,零钱通是与“零钱”并列的微信支付基础服务账户。微信用户按照【微信】-【钱包】-【零钱】-【零钱通】的路径便可进入。“零钱通”支持用户自动获取理财收益,最低1分钱起购,并可随时申购赎回。目前,零钱通已接入易方达基金易理财、南方基金现金通E、嘉实基金现金添利、汇添富全额宝等货币基金。
“零钱通作为微信支付基础服务账户,具有零钱或银行借记卡资金转入、转出及支付等功能。”在微信支付相关负责人发给记者的文字中,写到了“零钱通”的关键点:“微信支付时可以使用零钱通”。也就是说,“零钱通”能跟余额宝一样,一边“理财”,一边“支付”,而不用像以前一样,要转出后再支付。
其实早在今年4月更新微信版本时,微信已在部分个人账户中增添了“零钱通”应用功能,远比公测时间早。只不过近期宣布公测之后,微信“零钱通”扩大了测试用户范围。至于“零钱通”何时会普及到所有用户,该负责人表示“尚未有确切时间”。对于记者“为何在余额宝上线五年后才公测“零钱通”,进展如此缓慢”的问题,腾讯方面则拒绝回答,只表示:“未来我们将持续提升产品体验。”
难吸引余额宝用户 “转会”
“以前在微信上抢了红包,我先提取到银行,再放到余额宝上方便随时使用。现在不用这么麻烦了。”市民陈先生向记者表示,以前更多使用支付宝,确实是因为钱放在余额宝能一边理财收息一边支付。在没有“零钱通”之前,微信抢的红包放在“零钱”栏目下,是没有利息的。这时候就只能倒腾到微信支付的货币基金,或者余额宝。而现在,“零钱通”显然是为对标余额宝,挽留住类似陈先生的用户。业内甚至认为这款产品的目的,就是为了抢占余额宝的“零钱生意”。
值得关注的是,截止11月21日,“零钱通”货币基金产品的7日年化收益在3.037%和3.290%之间;而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分化明显,有3.28%以上的,也有不到2.5%的。因此单从利息上看,似乎零钱通更有优势。不过至少目前来看,要吸引余额宝用户转到“零钱通”,还有难度。“余额宝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服务好自己的客户,至于利率上的轻微区别,用户是不会看重的。” 一位熟悉余额宝业务人士向记者表示,余额宝用户平均存款在2000元-3000元之间,并非大资金,因此利率无论是2%还是3%,对于实际收益都不会有很大差别。
“零钱战略”与腾讯战略调整有关
有业内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零钱通”在近期上线,与腾讯公司加速“去游戏化”有关。腾讯上周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腾讯游戏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下降至32.03%,为2015年以来的最低值。与此同时,腾讯正积极开拓其它业务发展。该分析人士认为,“腾讯公司在"去游戏化"的同时,必定会加大力度多领域发展,其中一个领域就是线下支付,而零钱又是线下支付的重要连接器,腾讯盯上了用户的零钱,希望通过零钱收益吸引用户更多使用该场景,或因此与余额宝形成竞争。”
尽管每个用户都不会将大钱放在余额宝或者“零钱通”中,但考虑到中国有13亿人的规模,而微信用户在10亿规模以上,如果每个用户放在“零钱通”中的数量像余额宝一样在22000元-3000元之间,总额规模就足够大。显然,这么大的市场哪怕只收取一点手续费,也是一笔庞大的收入。
那么“零钱通”有没有可能收取一点渠道费用呢?一位基金业人士向记者表示,“渠道费是一定有的。”他表示,目前零钱通已接入易方达基金易理财、南方基金现金通E、嘉实基金现金添利、汇添富全额宝等货币基金,换句话说,微信零钱通等于在帮上述货币基金“揽客”,收取一点渠道费很正常,只不过互联网平台暂时都没有透露费用是多少而已。
目标依然锁定应用场景
艾媒咨询CEO张毅向记者表示,“零钱大战”胜败的关键,似乎并不在零钱利率本身,而在于用户场景。张毅认为,腾讯除了“挑战战略”而加大推出金融科技业务,还是为了抗衡扩张迅速的支付宝。
根据近日消息,目前阿里巴巴已经成功将支付宝推动到香港地铁、深圳儿童医院等场景,因此用户为了方便使用,必定会将部分零钱放在余额宝中。而腾讯似乎在场景竞争中失利,所以尝试在“零钱通”这个领域“扳回一局”。
“零钱通”并非一款创新产品,市场上兼具理财和支付功能的同类型产品一直存在,零钱通的推出,补齐了微信在具有支付功能的活期理财产品层面的缺失,借理财促支付,本质上仍然属于夯实支付基础,提升微信支付的用户粘性。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金主任薛洪言表示,“零钱通”属于跟随性产品,本身不会对当前的竞争态势产生明显的影响。他表示,余额宝和“零钱通”这两款产品都兼具理财和支付功能,既要比收益率,更要比支付场景。收益率上,短期内“零钱通”更具优势,但随着规模的增大,二者的收益率会逐步趋同;支付场景上,两个产品都属于零钱理财产品,是各自支付生态场景下支付用户的资金结余,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场景粘性,“零钱通”的推出,对微信生态内的资金会很有吸引力,可以缓解因产品体验问题带来的资金流出,但未必能把支付宝生态中的沉淀资金吸引过去。
新闻推荐
中国银行40周年巡礼之人物访谈所有的伟大,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中国银行,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银行,在原大清银行的基础上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