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吴睿婕北京报道
12月14日,蚂蚁金服国际事业群技术研究员兼马来西亚TnGDCTO熊务真在2018“一带一路”国际创新论坛主旨发言中表示,在“一带一路”的基础上,蚂蚁金服希望可以发挥“暖科技”——真正可以解决用户痛点、带来便利的科技的作用,做到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民众享受到普惠金融的便利。
作为蚂蚁金服全球互联板块中海外“本地钱包”的主要负责人,熊务真表示,中国民众已经享受到了电子支付、网上办事、小微企业贷款等方面的便利,不仅如此,蚂蚁金服还为特殊群体提供了相应服务,把普惠金融带到了中国各个角落。
“我们相信,这样的便利不仅仅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在中国我们已经服务超过7亿用户,在全球,我们目标是在未来几年里服务20亿用户。”
蚂蚁金服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激发了中国科技企业的全球化空间,从2015年起,蚂蚁金服已联手当地合作伙伴在包括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一带一路”沿线9个国家和地区都落地了本地钱包,向当地输出技术。熊务真认为,在此过程中,为本土团队提供空间、培养当地技术人才,是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的重要保障。
从支付开始
推动全球智能生活
如今,中国的电子支付已非常发达,并且已把支付手段和生活各个场景进行结合。支付宝在过去十年里为350个城市、超过5亿的用户提供了网上办事的便利。目前,包括政务办事在内的超过100个场景都可以在支付宝上完成。由此,中国逐步进入到一个网上办事的时代。
熊务真认为,这样的便利不应局限于中国,应该把它带到全世界、让“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也享受到时代性的进展和机遇。支付宝全球互联板块之一“海外本地钱包”便是支付宝推动全球普惠金融的重要一环。
本地钱包一开始只是第三方支付工具,熊务真表示,蚂蚁金服的愿景是,要将其发展成一个完整的生活平台,推动全球智能生活。“我们相信,在其他区域,我们也可以通过支付为这些市场带来越来越多的服务。”
以今年3月落地的马来西亚Touchn"GoDigital(TnGD)本地钱包为例,在短短的两三个月内其便实现了扫码支付、转账、水电煤缴费等核心功能。“紧接着,我们把在国内刚刚出现的地铁扫码过闸方案带到了马来西亚,让它成为中国以外第二个有这样体验的国家。我们预计,明年初还会有非常大的新场景上线。”熊务真说。
赋能本地团队做好“一地一策”
目前,蚂蚁金服本地钱包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落地和发展速度十分快。不过,熊务真指出,企业不单单只关注数量或速度,而是应该关注如何真正解决本地用户的痛点,把相应的便利提供给对方。
如何因地制宜、实现“一地一策”成为了科技巨头甚至是中国企业出海的关键挑战。“哪个本地钱包都不是派一批工程师去可以直接做好的,要足够尊重本地的市场,尊重本地的用户使用习惯。”熊务真说。
他举例称,观察到香港地区的菲律宾外务劳工数量庞大的现象后,2018年,支付宝首次在跨境汇款领域应用区块链技术,推出了香港支付宝AlipayHK和菲律宾“支付宝”GCash跨境汇款服务。菲律宾是劳务输出大国,劳务人员在香港汇款回菲律宾非常困难,不管是排队汇款还是款项到账,时间都很长。“我们做到的是,用一种安全并且可追踪的方式,让蚂蚁金服在香港和菲律宾的本地钱包之间可以3秒内完成跨境汇款。”
另一个具体例子是,在菲律宾,80%的人没有银行账户,对电子钱包的充值成为了很大难题。“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比如说跟7-11等便利店一起合作,支持现金充值等,以尽最大可能让大家享受到便利。”熊务真说。
除了突破特殊场景外,还应和本地伙伴建立良好合作。熊务真认为,本地团队才是最了解市场、最能把市场发挥到极致的主体队伍,企业要做到以开放的心态完全支持本地团队的成长。“我们并不知道市场最需要什么东西,所以快速迭代、快速创新的需求非常大。我们和合作伙伴一开始就达成共识,提供一个快速试错创新的技术平台,希望把本地的团队建设成为最好的技术和业务团队。”
在此基础上,企业也可以为当地培养大量优秀人才。2018年,世行和蚂蚁金服拟定了“10×1000”的计划。熊务真表示,未来十年,蚂蚁金服将每年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1000个科技领军人才,包括技术官员、技术专家、技术培训者甚至首席技术官,以积蓄优秀人才储备力量。
(编辑李艳霞liyx@21jingji.com)
新闻推荐
“2019年中国货币政策预期放松,但基准利率不会改变,既不会加息也不会减息,而是通过流动性注入来引导货币市场利率下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