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金协会统计分析部(监测部)负责人
财经网讯 “风险监测只是辅助行业规范发展的技术手段, 是一个外在因素,而外在因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12月26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统计分析部(监测部)负责人张黎娜在“2018金融科技赋能实体经济高峰论坛”上表示。
张黎娜认为,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监测存在四个不可或缺的条件,一是对宏观政策的把握能力。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处于政策的响应期,监管政策陆续出台,对政策的理解准确性和及时性直接决定了对机构现阶段发展合规性的判断,及未来发展趋势性的预测。二是业务熟知度。对相关业务的熟悉,才能在构建风险预警模型时选对风险指标,及时准确地捕捉到风险线索。三是专业技能。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构建模型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四是技术实现。只有这四个条件具备了,风险线索才能对监管部门提供准确有力的支持。从当前来看,技术实现路径不是难点,前三点才应该是风险监测所具备条件的重中之重。
张黎娜介绍,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风险监测系统建设遵循及时、高效发现风险苗头的目标。监测系统包括两个监测层面,一是用以发现机构的违规经营线索,为监管部门提供治理依据,同时也用以加强自律管理。二是监测资产端风险,用以帮助机构提升自我风险管理水平,防止微观风险到中观风险的转化。此外,提及当前的风险源头, 张黎娜表示主要有两个源头,一是机构的违规经营活动所引发的风险,二是部分借款人“多头骗贷”“过度举债”的风险。第一类风险监测层面,是对从业机构的合规性进行判别。第二类风险监测层面,是对从业机构的经营能力进行考量。
据了解,协会风险监测系统分为7个功能板块,分别为:互联网金融统计监测系统(一期)、互联网金融统计监测系统(二期)、互联网金融信息共享平台、互联网金融举报信息平台、全国互联网金融登记披霞服务平台、金融广告监测管理系统和个体网络借贷风险预警平台。
以下为发言实录:
尊敬的各位嘉宾: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参加本次论坛,跟各位分享下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在互联网金融风险监测方面的系统建设和实践。
首先,跟大家简单介绍下互联网金融风险监测面临的挑战,以及做好监测工作所需的条件。金融业作为高风险性的行业,所有的金融活动都要纳入监测范围和监管视野,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金融,它是互联网时代下技术与金融领域的不断融合所带来的创新发展,技术的外衣并没有改变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反而因为技术性的加强,更增加了金融风险的隐蔽性、突发性和传染性,这都给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监测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监测存在四个不可或缺的条件,一是对宏观政策的把握能力。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处于政策的响应期,监管政策陆续出台,对政策的理解准确性和及时性直接决定了对机构现阶段发展合规性的判断,及未来发展趋势性的预测。二是业务熟知度。对相关业务的熟悉,才能在构建风险预警模型时选对风险指标,及时准确地捕捉到风险线索。三是专业技能。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构建模型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四是技术实现。只有这四个条件具备了,风险线索才能对监管部门提供准确有力的支持。从当前来看, 技术实现路径不是难点,前三点才应该是风险监测所具备条件的重中之重。
接下来,跟大家简单介绍下协会开展风险监测的相关依据。
一是落实人民银行等十部委《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银发 [2015]221号),“鼓励创新、防范风险、趋利避害、健康发展”的总体要求。“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组建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协会要按业务类型, 制订经营管理规则和行业标准, 推动机构之间的业务交流和信息共享。”也是落实近期人民银行近期关于“要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加强金融风险研判及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完善金融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和处置体系”的要求。
二是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的部署要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6]21号)要求,“充分发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作用, 制定行业标准和数据统计、信息披露、反不正当竞争等制度,完善自律惩戒机制,开展风险教育,形成依法依规监管与自律管理相结合、对互联网金融领域全覆盖的监管长效机制。”“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要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健全自律规则,实施必要的自律惩戒, 建立举报制度, 做好风险预警。”
三是履行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协会承担行业自律管理的职责。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作为国家级行业自律组织,在经民政部批准的协会《章程》中,明确了协会具有组织开展行业情况调查,制定行业标准、业务规范,收集、 汇总、分析、定期发布行业基本数据,开展互联网金融领域综合统计监测和风险预警的职责。
四是落实人民银行关于开展金融广告治理工作的部署要求。《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开展金融广告治理工作的通知》(银办发[2017]252号 ) 明确指出,建立金融广告治理长效机制,重点加强对涉及互联网金融的广告开展监测和管理,委托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监测互联网金融广告。
五是落实一行两会最新颁布的 《互联网金融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务院有关金融监督管理机构的要求建设、运行和维护网络监测平台,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根据反洗钱工作需要接入网络监测平台,参与基于该平台的工作信息交流、技术设施共享、风险评估等工作。
第三,跟大家介绍下协会风险监测系统建设思路和相关功能介绍。
协会系统建设遵循一个目标。就是及时、高效的发现风险苗头。说到风险监测的作用,不止是为了发现部分机构的违规经营活动,更是通过及时,较早的发现风险,从而挽回更多消费者的损失。系统包括两个监测层面,一是用以发现机构的违规经营线索,为监管部门提供治理依据,同时也用以加强自律管理。二是监测资产端风险,用以帮助机构提升自我风险管理水平,防止微观风险到中观风险的转化。就当前的风险源头来看,主要有两个,一是机构的违规经营活动所引发的风险,二是部分借款人“多头骗贷”“过度举债”的风险。第一类风险监测层面,是对从业机构的合规性进行判别。第二类风险监测层面,是对从业机构的经营能力进行考量。
接下来,跟各位介绍下协会风险监测系统各个功能板块。根据当前行业发展现状, 主要对个体网络借贷进行风险监测,已覆盖全部网贷会员单位。
互联网金融统计监测系统(一期),于2017年4月上线,采集从业机构工商数据、财务数据和包括互联网支付、互联网债权类融资、异常情况在内等业务总量信息,截至目前,报数从业机构300余家,,P2P 网贷机构借款余额占行业比重超过70%。
互联网金融统计监测系统 (二期),于 2017 年 11 月上线,采集P2P网贷行业的逐笔明细数据指标,截至目前,报数从业机构覆盖协会全部 P2P 网贷会员。
互联网金融信息共享平台,于2016年11月上线,包括P2P网络借贷、网络小额贷款和消费金融等行业开展个人债权类融资业务的机构接入,该平台打通了不同从业机构间的“信息孤岛”,将用户交易数据有效整合。同时, 协会与最高法通力合作, 于平台上线失信被执行人的查询功能,近期首批12家网贷会员机构接入最高院的权威司法数据,截至目前,这十几家网贷会员机构已拒贷失信被执行人数近万人。
互联网金融举报信息平台于2016年10月上线,为打击违法违规活动提供了大量线索,截至目前,累计处理举报信息十几万条,举报内容主要聚焦畸高利率、不当催收、侵犯个人隐私等问题,占比约76%。
全国互联网金融登记披霞服务平台于2017年5月上线。截至9月底,共有100家会员机构在登记披露平台上披露了2018 年 9 月的运营信息,其中贷款余额 6376 亿元,累计交易总额 40359 亿元,累计服务出借人数 3760 万人, 累计服务借款人数9685万人。
金融广告监测管理系统,于2018年8 月 31 日上线,该系统能实时监控违法违规金融广告和金融营销宣传信息,智能分析金融广告及金融营销宣传内容的合法性,有效提升广告监测处置效率,为人民银行开展金融广告治理工作提供支持,目前已推送51万涉嫌违法违规的金融广告线索。
个体网络借贷风险预警平台,协会针对机构在合规性、经营性,综合性方面 (是否存在行政处罚、异常经营、司法涉诉、负面舆情等)等问题,编制风险监测指标,设计风险预警模型,并优化完善。我们模型所基于的数据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机构报送,二是第三方数据,比如跟最高法的合作,三是通过互联网公开渠道获取的信息,其中以机构报送数据为主。我们对数据有一系列严格的质量管理,首先建立了数据质量管理制度,对教据报送工作做出约束,定期公示机构数据报送情况,形成监督机制。其次,设计一系列算法,进行数据真实性验证,进行格式校验和逻辑校验,并根据数据报送具体情况,采用方差分析、异常值分析等方法进行二次审核。第三,内部多个系统数据交叉核验,然后与外部银行资金存管数据进行对比, 第四,制定现场检查工作机制,针对性抽验机构报送数据的具体问题。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我本人从事风险监测工作,我承认风险监测的重要性,但是我不过于夸大它的作用性。风险监测只是辅助行业规范发展的技术手段,是一个外在因素,而外在因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当前,随着监管政策的日渐明朗,行业标准的逐步落地,基础设施的建立健全,以及从业机构的资质提升和消费者保护措施的持续完善,良好的营商环境指日可待,我们有信心看到行业发展的规范化和阳光化,同时也希望社会各界对行业发展给予更多的正能量。
谢谢大家!
(嘉宾观点据现场发言整理,未经发言人本人确认)
新闻推荐
男孩网游输掉家中百万辛苦钱 ■游戏带有赌博性质 ■目前已报警 ■父亲:全家都崩溃了
游戏显示的充值页面,最高可充值9999元。受访者供图本报综合报道霍建营怎么也想不到,会在49岁的时候“破产”。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