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定向降准考核期,央行1月2日晚间宣布,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小型和微型企业贷款考核标准由“单户授信小于500万元”调整为“单户授信小于1000万元”。此举一出,银行业内外震动,为何在此时调整?又如何理解普惠金融定向降准的考核标准“扩容”?
“此举将明显提升定向降准150BP优惠档覆盖范围,预计释放流动性七八千亿左右”,天风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表示,这体现了央行呵护资金面之心。不过也有受访银行人士认为,即使考核标准有所放宽,银行也很难达到央行第二档所规定的定向降准标准。
A释放流动性或不迟于2月初
如何理解此次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小微企业贷款考核标准调整?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何飞向南都记者表示,此次调整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提升了单户小微企业的授信额度,能够更好地满足小微企业经营需求;另一层含义是将原来不属于优惠政策范围内的500万-1000万的小微企业纳入进来,这有利于扩大银行服务小微的范围,让更多小微企业受益。
“原有定向降准的领域主要是小微企业和‘三农’贷款。此次范围调整不仅覆盖了上述贷款,还将政策延伸到民营、双创等金融领域贷款,政策外延更加完整和丰富”,交通银行高级研究员武雯向南都记者表示。
追本溯源,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始自人民银行于2017年9月30日发布、2018年起实施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该《通知》聚焦的是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以及农户生产经营、创业担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助学等贷款,对上述贷款增量或余额占全部贷款增量或余额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央行统一实施定向降准政策。
有受访的银行人士表示,此前银监会的小微两增两控(不含央行再贷款、再贴现的小微标准)已经放松到“单户授信小于1000万”,央行此次调整也十分顺理成章,监管口径统一也将进一步激励达标普惠金融。
事实上,南都记者从业内了解到,无论是对于商业银行还是央行,此次调整确实时不我待。根据《通知》规定,人民银行于每年初金融机构普惠金融领域贷款相关数据采集完成后实施考核,按是否达标对其存款准备金率进行动态调整。
廖志明指出,参考2018年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考核安排,预计此次考核将在1月下旬完成,2月初之前将释放流动性。有望明显缓解春节前流动性缺口,也体现央行呵护资金面之心。
B因授信标准调整而升档的可能性较小
按照新的小微授信标准来看,本次央行对小微授信额度的调整正是对2017年9月30日定向降准的进一步“扩容”。这也意味着,将有更多的金融机构有望享受定向降准的优惠政策。
但是想要成为央行定向降准的金融机构并不容易。《通知》显示,凡上一年普惠金融贷款余额或增量占比达到1.5%的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可在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档基础上下调0.5个百分点;上一年上述贷款余额或增量占比达到10%的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可按累进原则在第一档基础上再下调1个百分点。
根据2018年中报披露存款准备金率情况显示,2018年四大行中只有建行享受定向降准1.5%的优惠;股份行中,也只有招商银行和民生银行享受第二档优惠。此外,南京银行、宁波银行等多数城商行也享受了二档优惠。
廖志明认为,其他三大行经过过往一年投放普惠金融贷款的努力,及此次标准放松,也将由第一档优惠升至第二档优惠,预计释放流动性7000亿左右。
但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则向南都记者表示,在普惠口径调整后存在升档的可能,再降1%的准备金率。但从2018年各家银行的半年报来看,有数据披露的银行即使在授信规模扩大至1000万元后,依然没有一家达标。
某股份制银行负责小微业务的人士也向南都记者表示,去年一年都在忙着抓小微业务,但是想要从第一档升到第二档并不容易。因为银行的小微授信大多在500万以下,即使央行对小微授信的标准有所放宽,但这块的量还是太小。
“金融机构想要从第一档上升至第二档难度较大,因为授信标准调整而升档的可能性较小”,中信建投银行业分析师杨荣也认为,第一档的标准是小微新增贷款或余额贷款占比超1.5%,而第二档是超10%,跨度较大,而小微授信普遍低于500万。
采写:
南都记者吴梦姗田姣
新闻推荐
股票市场遭受巨幅调整时,债券市场机会频现。据银河证券统计,2018年以来,截止12月24日,融通中国概念债券实现9.18%的收益率(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