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公司“阿姨来了”近日公布的《2018阿姨年鉴》显示,“对我好不好”成阿姨上岗下岗首要因素。因为是长期与人打交道的服务行业,阿姨们选择工作的参考标准第一是雇主是否待人亲和,第二才是工资待遇如何。“包不包住”和“劳动强度大不大”也是阿姨们挑选工作的重要考量因素。(2月14日工人日报)
长期以来,外界对于家政行业的印象,大多是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低、素质差,从业门槛低,只要出得起高价就可以请到好保姆。甚至在某些人看来,家政工作就是一个伺候人的工作,我付钱,你出力,不考虑对方的劳动强度和心理压力,更没有将对方放在一个平等地位来对待,还在沿袭传统意义上的“保姆”甚至佣人一类的落后陈旧思维。一些人并未随着从保姆到家政服务这一名词的改换而改变对其职业的态度,某些民众还存在着根深蒂固的职业歧视和高高在上的雇主心态。
殊不知,金钱可以买到服务,却买不到对方的热情和诚意。“对我好不好”成阿姨上岗下岗首要因素就是时代变迁下的职业新诉求。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家政服务从业人员近3000万人,市场规模约1.6万亿元。万亿大市场,各项指标都呈现良好态势:阿姨学历普遍提高,已经有不少硕士学历阿姨进入行列;平均工资显著增长,超过应届毕业生;阿姨对职业的认同感加强……家政行业已经从低端逐步走向中高端,阿姨的价值正逐步得到社会的认可。此种状况下,“对我好不好”压倒曾经首屈一指的薪资要求成为阿姨上岗下岗首要因素,也就不难理解。
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家政服务是家庭事务社会化、职业化发展趋势下不可或缺的部分。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早已提出将发展家政服务作为扩大就业的一个新领域,说明家政服务已被作为国家的正式职业来对待。
就现时而言,主雇之间已然是一种双向的选择,除了双方条件契合、家政员的服务技能是否满足雇主的需求之外,雇主要求家政员做事的态度、说话语气、是否待人亲和,则很大程度上决定家政员的去留。这种受到职业尊重的感觉,远远超过金钱的价值,是对其工作的肯定和人格尊重。
故而,“请阿姨”并不是一件小小的“家务事”,也不仅是 “一笔金钱交易”, “对我好” 成阿姨上岗首要条件呼唤的是对家政行业的职业尊重。将心比心、以己及人,平等对待家政服务人员,尊重其劳动,是塑造新型家政服务关系乃至人际关系的必要前提。提升职业荣誉感、认同感、获得感也是现代劳动者的普遍诉求,由此及彼,以小见大,尊重每一个行业的劳动者,消除职业歧视,营造全社会平等工作、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乃现代文明社会的题中之义。
斯涵涵
新闻推荐
中国多管齐下确保经济稳定增长:减税降费多轮降准参考消息网2月15日报道日媒称,中国政府正在采取各种对策,以应对中长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