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特/漫画
近日,山西运城某小区打造“无狗社区”的新闻引发公众热议。该小区开发商表示,该规定是为了社区环境和居民安全,希望从源头上建立“无狗小区”。对此,有部分网友表示支持,而部分爱狗人士则认为,开发商“一刀切”的政策不可取,并质疑其有霸王条款之嫌。
市场行为无关霸王条款
2017年7月,山西运城某小区开发商发布“禁狗公告”称,为了打造优雅和谐的居住环境,应广大消费者要求,对新开发小区设定“禁狗条款”。据开发商工作人员介绍,“禁狗条款”只针对该开发商的新建小区,在消费者购买房屋前,明确告知小区禁止养狗,双方自愿签订禁止养狗协议。而对已经建成的其他小区,以劝导文明养狗为主,业主们不受该条款约束。
一年半以前发生的事,今天才拿出来“旧闻新炒”,背后似乎另有玄机。该小区开发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断然否认这是一种商业炒作,而且还一再以“打造文明和谐幸福的文化社区”的口号,来加持“无狗社区”的宣传,但种种迹象表明,这就是一次市场行为和商业炒作。商业炒作不带“原罪”,开发商没有必要遮遮掩掩。
不得不承认,以日益尖锐的人狗矛盾为“卖点”,不失为一种颇为精明的营销策略。它抓住社会痛点,贩卖社会焦虑,对市场进行精分,向目标客户精准推销房子。
当然,这也是一把双刃剑。小区开发商“精准”了赞成禁狗的客户,就必定失去一大批爱狗的客户。因此,开发商此举同样存在市场风险。如果爱狗人士占据市场主流,主张禁狗的人士达不到聚成一个小区的规模,那么,开发商就只能自食其果,眼睁睁看着这个小区的房子沦为滞销商品。
部分爱狗人士指责其涉嫌霸王条款,其实还真说不上有多“霸王”。首先,该小区开发商尽到告知义务,开发商与客户在自主、自愿的前提下达成协议。按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只有在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等情形下,合同才会无效。而“无狗小区”并不违反现行法律法规,也不损害公共利益,所以,这愿打愿挨的买卖合同,应该属于有效合同。
其次,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开发商不具备以市场支配地位来“绑架”、歧视消费者的条件。爱狗人士如果反感这个“无狗小区”,大可用脚投票选择其他开发商卖的房子。如果实在对这个小区的开发商情有独钟,没关系,还可选择该开发商已经建成的小区。
社区自治的一次实验
一次精心策划的商业行为,却无心插柳,自动升华为一次社区自治的大胆实验。“禁狗公告”发布一年半,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据中新社现场采访报道,该小区开发商将新老小区用铁栅栏隔开,新小区业主在心理上、行动上支持“禁狗公告”的规定,老社区内的部分爱狗业主也开始自觉地文明养狗。
“无狗社区”将这些赞成禁狗的人聚合在一起,让这种自主、自愿、自发的行为,成为他们因“志同道合”而有别于他人的鲜明标识。要说明的是,这里不存在道德评判的成分,一个人品德的优劣并不因是否养狗而区分。养狗者中固然有一些人存在不文明行为,比如不拴绳、不戴狗罩、随地便溺,让狗随意出入商场、餐馆,甚至霸占公交座位等,但城市中文明养狗者越来越多也是不争的事实。同样,不养狗或者主张禁狗者中,虽然“免去”了养狗带来的毛病,但在其他方面可能也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
不过,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栏目报道,“禁狗条款”实行以来,还是出现了业主签约后又养狗的现象。对这部分“反悔”的业主,“无狗社区”采取的是物业出面劝导方式,最后让违约业主自觉把狗送走。这个细节表明,所谓“禁狗条款”只是一种软约束,它缺失违约后的救济条款,对那些缺少契约精神的人不能构成强制力。
尽管没有强制约束,但就此断言“无狗社区”将草草收场也为时过早。“开腔”认为,与救济条款之类的强制性约束相比,小区居民之间的“共识约束”同样具有监督作用。“共识约束”包含社会和经济两个层面:社会层面而言,在“无狗社区”养狗,类似于志同道合的同志间出现叛徒、内奸、反骨仔,你必定受到共同体成员的一致排斥;经济层面而言,“无狗社区”的标签其实就是一种附加值,契约要求大家都有义务维护这个附加值,你如果突然反悔,就等于对这个附加值强行贬值,使小区居民都蒙受经济损失。这个时候,即便物业不去找你,你也无法承受小区居民打量你的异样眼光。
期待出现“养狗社区”
“共识约束”是内心愿望的外化,也是对自己和他人的一种监督。在“无狗社区”居民看来,“无狗”不仅是一种社会、经济活动,而且还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认同。既然“无狗社区”不违反法律法规,不违背公序良俗,是一种自愿、自主的市场行为,是一种小区自治的实验,那就由其接受检验好了,没有必要横加干涉。
对爱狗人士而言,也实在没有必要对“无狗社区”心存芥蒂、耿耿于怀。一个小区无狗并非天下无狗,咱还可在其他社区、街区去养狗、宠狗,这也是咱的自由。甚至,“开腔”忽然萌生一个念头,期待有开发商借鉴“无狗社区”模式,逆向操作,专门为爱狗人士打造出一个“养狗社区”。
和“无狗社区”一样,“养狗社区”也是一种契约形式、价值共识和生活方式。但和“无狗社区”不一样的是,咱们这个“养狗社区”还可展示出更多包容性,对入住资格放低门槛:即便你暂时没有养狗,只要你不排斥、反对、厌恶、嫌弃咱们养狗,都欢迎加入。
“养狗社区”的好处显而易见。一是保障狗狗的安全。自从网上流传异烟肼的特效之后,不少狗狗不幸受害。如果养狗者都生活在一个小区,不招谁不惹谁,也就不用担心这种“飞来横祸”了。二是以社区为单位组成养狗者得益共同体,有利于相互交流养狗心得,提高养狗技术,有利于相互关爱,相互包容,并给狗狗们提供更多的同类间的温暖。三是展示养狗者的文明素养。过去人们认为养狗者搭了不养狗者的便车,给他们带来麻烦。现在好了,咱们自己麻烦自己,最多咱们之间互相麻烦,别人就不好意思说三道四了。
随着这种温暖感、幸福感的提升,随着咱们爱狗人士日益增进的同情心、同理心,随着年轻一代文明养狗者的楷模示范而带来的文明素养的整体提高,最终,咱们养狗人士必然从“养狗社区”的社区认同,跃升到更高层次的社会认同。
到那时,“无狗社区”也罢,“养狗社区”也罢,养狗这种小事,还会成为社会问题而引起“公众热议”吗?
话头:
红星新闻报道,比利时艺术家克里斯蒂安·希尔文近日通过多家媒体指控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叶永青抄袭。报道透露,30年来,希尔文一有作品,就会被叶永青拿来用,而叶永青的作品价格是希尔文原作的100倍。这些年来,他被拍卖作品的价格总计超过亿元。
喊话:
专业抄袭30年,叶永青教授不负名号“叶永侵”。
话头:
今日头条报道,近日,山西娄烦县一女子疑似在家庭聚会上教育孩子时称:“这是一万的,这是七千五的,这是八千的,咱们家的几部手机能买他们家一汽车”,“平平妈一百万的房子,一下收十八万的房租,打工的一辈子也挣不下十八万。”该家庭视频在网络传播后,引发舆情。娄烦县相关部门表示,该女子为县国土局职工,传播不当言论,影响单位形象,已停职检查。
喊话:
又是一起“应付舆情”案例。不管有多大舆情,不管该女子的言论是对是错,她发表言论的场合是家庭聚会,教育对象是自家孩子,这是纯粹私人的生活,公共权力无权干预,更不应该为应付舆情让她停职检查。
新闻推荐
李瑞娜2月18日,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的成都安蒂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蒂康”)办公室内显得颇为安静。偌大的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