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布坎南。
■ 罗定国
●提要:
被称为看不见的手的市场经济,是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手段,也是创造国民财富的最佳途径。市场经济关键一点就是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公共选择理论把制度的因素看作是经济过程的内生变量,把政府行为和制度因素纳入到经济学分析的框架之中,让人们多了一种视角来分析和解释政府的运行机制与行为,更好地理解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一,市场经济关键一点就是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
改革开放40年以来,市场经济如此深入人心,走市场经济之路成为上下认同的不二选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写进中央文件。但如何理解市场经济,如何真正发挥其决定性作用,并非一蹴而就。
我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也是一步一步深入的,党的十五大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可以看出,我们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被称为看不见的手的市场经济,是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手段,也是创造国民财富的最佳途径。市场经济关键一点就是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这个问题。经济发展就是要提高资源尤其是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作用,也要发挥政府作用,但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职能不同。发挥市场作用就是在经济运行中社会各种资源都直接或间接地进入市场,由市场供求形成价格,进而引导资源在各个部门和企业之间自由流动,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市场各主体在公正平等自愿的环境下进行自由竞争,为达到竞争的有效性和公平性。政府要从法律上创造出适宜的外部环境,为企业提供平等竞争的机会。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市场经济下,竞争性产品应该由市场提供,政府不直接干预经济。当然,市场也有失灵的时候,市场不能解决国民经济宏观与长期问题,难以解决外部性问题,难以解决收入不公问题,也无法适应公共产品的有效生产。这些领域就要发挥政府的作用,尤其是提供公共产品。这是因为,公共产品的生产容易产生搭便车现象,无法达到投入与效益最大化,因此如果由市场来提供则是不经济的。这样,由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成为最优选择。
二,政府的经济行为也要受市场竞争法则制约
当然,以经济学的眼光来看,公共产品同样有投入与产出,同样要讲成本与效益。经济行为主体如家庭、企业和政府的经济行为,均受市场竞争法则制约和相关法律保障,赋予相应的权、责、利,成为具有明确收益与风险意识的不同利益主体。政府的经济行为同样受市场规律的约束。因此,如何理解和分析政府的行为也成为经济学的一大课题,这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他也因此于1986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市场经济理论的出发点就是理性人假设,又称经济人假设,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抽象。理性人假设具体指的是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只有这样的人才是“合乎理性的人”,否则,就是非理性的。
借鉴市场经济理论,布坎南认为,政府的经济行为也要受市场竞争法则制约,政府不是神的造物,也不是超凡的完美机器,政府不是由圣人或者天使组成,而是由普通的个体组成的,而这些个体都有自己的私欲,他们首先是理性人,要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希望自己的部门有更大的规模,更多的预算,更多的权力。如果没有对权力的制约,他们中的一些人会凭借自己的垄断地位进行寻租。尤其是当一些稀缺资源被一部分人所掌握时,这种寻租的可能性会更大。
在早期计划经济时代,由于资源短缺,只能靠粮票布票等分配物资,商品的供需完全由政府控制,商品的价格由国家规定,也就是所谓的官价。普通消费者如果要购买票证规定以外的商品,就必须通过特殊的渠道高价购买,这时,那些掌握商品批销权的人便成了人们寻租的对象,“走后门”一时成风。一种商品由于获得渠道不同,便形成官价与议价两种价格,本应是按照市场正常交易的商品,由于太多偶然的、非经济的因素干扰,使得价格扭曲。而市场经济则是按照供求关系来决定价格,由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进行资源配置,排除了许多人为因素,价格则是商品价值的体现。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国开始推行经济体制改革,首先改革的就是这种不合理的价格体制,实现价格闯关。虽然刚开始时,会引起市场骚动,但是随着市场进一步放开,物资的进一步丰富,市场也就慢慢繁荣稳定,所以,当取消粮票放开粮食价格后不久,人们不再担心价格一直高涨,没有了粮票,反而可以随意购买粮食,市场一片繁荣。那个时代最吃香的粮食部门,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慢慢衰落,或者改变其本来的职能,不再是承担物资分配的权力机构,其当年因为紧俏物资分配而具有的寻租现象也慢慢销声匿迹。所以说,市场经济是治疗寻租腐败的一剂良药。
三,应用经济学的理论假定和分析方法来研究公共决策
公共选择理论作为现代经济学的最新分支之一,就是用市场经济的理论来解释公共决策行为,把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拓展到以往被经济学家视为外部因素而由政治学研究的传统领域,把人类的经济行为和政治行为作为统一的研究对象。按照布坎南的说法,公共选择理论就是以经济学的工具和方法,大量应用于非市场的决策而产生,应用经济学的理论假定和分析方法来研究公共决策,探讨规范政府行为,提高政府效率的方法。
其常用的经济学方法包括前文所提到的理性人假设,经济学方法论个人主义和经济学交换范式。经济学方法论个人主义,就是把作为微观经济分析出发的个人同样作为集体行为的出发点,探讨集体中的个人是如何通过公共决策而对集体行为及经济活动产生影响的。公共选择理论对社会选择的一个基本观点是,所谓社会选择不过是个人选择的集结,只有个人才具有理性分析和思考的能力,个人是基本的分析单位,个人有目的的行动和选择是一切社会选择的起因。公共选择理论这一由个人选择入手分析社会选择的研究路径称之为“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而经济学交换范式,就是把公共决策过程看作一种类似市场的交换过程。
如果把政府部门行为看作从不会犯错的完美主体,它以追求社会利益最大化的行动准则,以正确无误的判断和全知全能的信息掌握进行社会资源配置,则这是一个完美无缺的理想社会。但由于组成政府成员的个体不是完人,是与普通人一样的理性人,他们的知识限度与人性差异,导致这种个体与整体行为准则不一致,从而使政府行为分析陷于困境,可能会导致政府行为失误,导致许多公共决策的失误。而这种公共决策失误的影响力远远大于市场经济中个体行为失误,一个企业决策的失误,也许只会使这个企业受损,但如果一项公共决策的失误,则会影响整个社会,甚至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计划经济时代的这种事件比比皆是,国民经济几乎到了濒临崩溃边缘,所以才会有后来的拨乱反正,才会有后来的改革开放。
公共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是以集体作为决策主体,以公共物品作为对象,并通过一种程序来实现的。诸多限制导致经常出现决策失误,如决策体制和决策方式的缺陷难以使最优化的政策被通过,一些信息不完全及决策人的目光见识等也使得不符合现实的决策被实行,如果权力不受制约,甚至出现寻租现象,导致经济资源配置低效不合理,从而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损失。布坎南认为,为了防止权力不受制约,办法就是以权力约束权力。要在政府机构内部形成竞争机制,只要打破公共物品生产的垄断,这样才能增进效率,城市的供水系统,供电系统以及公交系统可以采取这种竞争方式,有些公共物品则可以采取向多家企业竞争购买方式,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高效益。
公共选择理论把制度的因素看作是经济过程的内生变量,把政府行为和制度因素纳入到经济学分析的框架之中,让人们多了一种视角来分析和解释政府的运行机制与行为,更好地理解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正因为如此,作为公共选择学派创始人的布坎南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这也是从另一角度说明,为什么制度那么重要,因为人性都是相通的,无论是普通人还是政府职员,都有人性的弱点,都适合理性人假设的特点,以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制度比人更重要,好的制度会让坏人变好,而坏的制度则会让好人变坏。
(作者系文化学者)
新闻推荐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李春先)近日,由碧桂园集团、现代筑美家居共同投资建设的碧桂园·现代筑美绿色智能家居产业园举行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