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村报记者任亚航
3月8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2018年农药监督抽查结果的通报》(下称《通报》),对2018年农药抽查结果进行公示。
根据《通报》,2018年农业农村部重点抽样检测了蔬菜、果树、茶树、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作物用药,涉及29个省(区、市)和境外生产企业的8119个农药样品。
在所有抽检的农药样品中,质量合格样品有7568个,合格率为93.2%。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合格率分别为91.1%、96.0%、95.4%,杀菌剂、除草剂产品质量高于杀虫剂产品。与2017年产品合格率88.9%相比整体上升了4.3个百分点。在随机抽检的5926个农药样品中,产品合格率为94.7%,较2017年的92.6%相比增加了2.1个百分点,较2016年有大幅提升,实现三年连续增长。
生物农药检测结果仍不理想。根据《通报》,生物农药合格率仅为54.7%,较2017年有所下滑。在检测的128个生物农药产品中,质量合格的70个,合格率仅有54.7%。不合格产品主要是检出非法添加毒死蜱、啶虫脒、仲丁威、氯虫苯甲酰胺、虫螨腈、高效氯氰菊酯、百菌清、吡蚜酮、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戊唑醇、吡唑醚菌酯、唑虫酰胺、克百威、氟虫腈等农药成分,或有效成分未检出。
隐性成分添加仍是质量不合格的重灾区。据了解,本次抽检擅自添加其他农药成分的有222个,占质量不合格产品的40.3%。其中,丁硫磷、克百威、甲拌磷、氧乐果、水胺硫磷、灭多威等高毒农药仍是重点添加的隐性成分。
同时,敌草快中添加百草枯的情况仍非常严峻。在本次抽检的195个敌草快水剂中有38个产品非法添加百草枯,占19.5%,较2017年上涨了1.6个百分点。
抽检发现,山东、河南、河北、江苏、上海依旧是不合格农药产品生产重灾区,其中山东以标称生产企业数量75家,农药产品不合格频次107次,位居榜首。
新闻推荐
新华社厦门3月11日电特步·2018中国田径协会马拉松年度新闻发布会暨2019年“321跑步节”启动仪式11日在厦门举行。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