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要闻 股市新闻 金融新闻 产经新闻
新岭南 > 财经 > 产经新闻 > 正文

今年降低大病保险起付线

来源:信息时报 2019-03-16 02:36   http://www.kcqsx.com/


谈营商环境

办企业拿营业执照的时间今年要力争降到5天,有的地方可以降到3天。

谈促进就业

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首先是要保就业,不让经济滑出合理区间。

谈医疗保障

遇到大病靠自己扛是很难的。所以政府和社会要共同出力,缓解这个民生之痛。

谈小微企业

小微活,经济才活,就业才多。

谈提振内需

消费当中还有很多制度性的堵点应当消除,或者说减少,这可以激发消费的潜力、市场的活力、社会的创造力。

改善营商环境要放管结合并重

新华社记者: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提出了改革要再出发,现在国内外对中国加快改革有许多新期待。请问今年改革会有什么具体的行动?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会有哪些新举措?

李克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惠及了亿万中国人民。这条路我们会继续走下去,而且应该越走越深入、越宽广。也就是说,我们要继续推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继续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

政府要坚持推进市场化、法治化的改革,以实际行动、具体举措让改革成果不断显现。这次我在参加“两会”的时候,不少代表委员都提出希望继续优化营商环境。给企业好的营商环境、公平的营商环境,市场就会发挥自身的力量。应该说,我们这几年通过“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的优化是取得成效的。但社会上也有呼声,营商环境改善得还不够,还有较大差距。

改善营商环境,还是要放管结合、放管并重。放就是要平等地放,不能搞三六九等。我们减少审批程序、办证办照时间,应该说对各类所有制企业,原则是一视同仁的。现在开办企业拿营业执照的时间,经过几年努力,已经从22天降到了8.5天,今年要力争降到5天,有的地方可以降到3天,目前有的发达国家才1天。我到基层去调研,有不少企业反映,拿到营业执照以后还需要很多证,这是所谓“准入不准营”。我们要采取措施,除了涉及公共安全、特种行业之外,都应该拿到营业执照以后就可以正常经营。政府的监管部门可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宽进就要严管。监管要把规则公开透明,让被监管者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监管不能搞选择性监管、任性监管。要形成一种放和管结合的有效的制度性安排。

多措并举继续保障重点人群就业

《人民日报》记者:去年以来,一些企业存在裁员的情况,有的内外资企业开始向境外转移。同时也有一些企业反映,他们想招一些合适的技术工人却很难。政府将采取哪些政策措施来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

李克强: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就业会始终是一个巨大的压力。我们每年城镇需就业的新增劳动力1500多万,未来几年不会减,而且还要给几百万新进城农民工提供打工的机会。今年我们确定要确保新增城镇就业人数在1100万人以上,并要力争实现去年的实际规模,也就是1300万人以上的就业。所以,我们把就业优先的政策首次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并列为宏观政策。

我们说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首先是要保就业,不让经济滑出合理区间,就是不能出现“失业潮”。我们要多措并举,对一些重点人群要继续努力保障他们就业,像大学毕业生、复转军人、转岗职工等。今年的高校毕业生又达834万,比去年还多,创历史新高。

政府工作报告主要讲了保障城镇新增就业,这里我想特别强调一下农民工就业。中国现在有2.8亿多农民工,农民工的身后可以说有无数家庭的期待。讲到这里,我就想起几年前到我国东北一个中型城市的建设枢纽工地上去考察,有一个印象至今挥之不去。在寒冷的天气里农民工在施工,其中有一位农民工跟我岁数差不多大,我和他对话,他就希望一条:多加班,多挣钱。我说为什么?他说他的一个孩子考上了重点大学,他要挣钱使孩子安心学习,并且学习好。我从他的眼神里看到他对下一代、对未来的期待。

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生生不息,这40年来有如此巨大变化,教育的确起了巨大支撑作用。所以我们要善待农民工,不仅要给他们提供打工的机会,而且要保障他们应有的所得。

降低大病保险起付线提升大病保险报销比例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享受不到优质医疗资源的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那些得了大病的患者,给他们的家庭带去很沉重的负担。在解决这些问题上,政府还有哪些有效举措?

李克强:看病确实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尤其大病是民生的痛点。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在我们国家的确存在。这几年来,我们经过努力,不仅建立了向全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的制度,而且在此基础上,由政府和居民共担,购买大病保险,建立了大病保险的机制,这是可以缓解大病患者特别是困难群众负担的一个重要举措,在世界上也应该是一个创举。

去年我们就听到许多关于抗癌药贵的呼声,我们通过减税等多种办法,让17种抗癌药降价50%以上,而且纳入医保,这让癌症患者特别是困难群众大大减轻了负担。这方面的事情,我们能做的都应该去做。

今年我们还要做两件这方面的事,并且要尽力。一是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门诊用药纳入医保,给予50%的报销,这将惠及我国4亿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二是要降低大病保险的起付线,提升大病保险的报销比例。现在近14亿人都进入大病保险了,要让更多的人、上千万的人能够直接受益,因为我们这个大病保险是有倍数效应的。要看到,我们的医保虽然覆盖全民,但是水平不高,尤其是农民人均年收入不到1.5万元,遇到大病靠自己扛是很难的。所以政府和社会要共同出力,缓解这个民生之痛。没有健康就没有幸福。

今年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再降1个百分点

《光明日报》记者:去年以来,央行几次降准,降低了金融机构的成本,但是企业依然反映融资难融资贵。在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政府将采取哪些举措?

李克强:服务实体经济,这是金融的天职,但是我们确实面临着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去年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努力遏制了融资成本上升的势头。我们四次降准,其目的还是通过降低金融机构本身的成本,促进这些资金流向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今年我们要抓住融资难融资贵这个制约经济发展、市场活力的“卡脖子”问题,多策并举、多管齐下,让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在去年的基础上再降低1个百分点。

我们对外开放是自主的抉择,而且我们要按照竞争中性的原则,对所有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地对待,同样,对中国国内各类所有制企业都应该一视同仁。现在在贷款问题上,的确需要清除一些障碍,引导金融机构改善内部管理机制,多跑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为他们降低融资成本、减少不合理的费用出力。小微活,经济才活,就业才多。

当然,我们也时刻注意防范金融风险。对于那些不具备生存条件的“僵尸企业”,不会给他们新的贷款,对违法违规的所谓金融行为,该制止的制止,该打击的打击。

网络降费预计今年让利1800亿元

《中国日报》记者:从去年开始,国内消费增速出现了持续下滑的态势,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有上亿的中国人走出国门到海外去消费。政府将出台什么措施来进一步提振国内消费?

李克强:的确,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消费出现了增速放缓的趋势。消费和民生可以说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我们需要合理的投资规模和消费增长。当然消费需要有收入支撑,但同时也要看到,我们的消费当中确实还存在着不少堵点和障碍,应该去解决。这样有利于消费,也有利于改善民生。

比如,这几年公路运输和出行不断增加,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两年内要基本取消省界高速公路收费站,大家都很赞成。这样做有利于解决拥堵问题,也有利于相关产业发展。这个目标我们要确保完成,同时我们要求有关部门力争提前实现。

又比如,网络的提速降费,这几年我们连续在推进,这有利于消费者,也有利于产业的发展。今年要在过去的基础上移动网络流量资费再降低20%。我让有关方面测算,他们预计要让利1800亿元给消费者。我还要求他们必须做到可以“携号转网”,这样可以倒逼清理那些不明不白的套餐,让我们的企业改善服务,也促进产业本身提质升级。

再比如,我们今年要再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10%,这不仅让工业企业受惠,商业企业也同样受益。现在电商有上千万家,6亿多消费用户,电商是24小时营业的,我去看过,他们说计算机耗电的费用压力不小,降低电价就可以让利给消费者,也可以促进产业发展,这是一举多得的事情。其实,消费当中还有很多制度性的堵点应当消除,或者说减少,这可以激发消费的潜力、市场的活力、社会的创造力。我们有关方面要眼中有活,做明白人、办贴心事。

新闻推荐

315晚会曝光多地医疗垃圾黑色产业:破碎塑料制成儿童玩具

2019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3·15晚会正在直播,医疗垃圾黑色产业被曝光,这些破碎料经过简单加工,就变成了这种白色塑料颗...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今年降低大病保险起付线)


 
频道推荐
  • 996工作制持续刷屏朋友圈 你们说的都有理,我搬砖去了……
  • “淘宝吃货”为食客导航优质农品 将发布150个城市美食地图
  • 地头价4.5元/斤,“荔浦砂糖桔”高品质的秘诀是什么?
  • 区长任“园长”“一门式”服务助力产业大发展
  • 险企管理层春季大腾挪:超15家换高管 诚泰变动最频繁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