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南昌3月15日电用处理过的图片、顺手拈来的同类商品视频,甚至“刷”来的好评吸引消费者购买……近年来,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发展迅速,电商、微商上存在的虚假宣传、售假售劣等问题频频引发消费争议。
记者调查发现,消费者维权成本高、地下产业链不断演化、线上线下打假联动难是网络售假售劣痼疾难除的原因。专家呼吁推动建立覆盖全网的失信惩戒机制,逐步实现网络市场交易的社会共治。
有商家用假图“刷好评”
中国消费者协会2018年开展的“电子商务法消费者认知情况”问卷调查显示,在1.2万份有效问卷中,一半以上受访者认为“假冒商品屡禁不止”是电商领域最突出问题,其次是“质量不合格商品较多”和“线上线下商品质量不一致”。
目前,越来越多的网购平台方开始协助执法机关打击网络售假行为。2018年,阿里巴巴共向执法机关推送超5万元起刑点的涉假线索1634条,协助抓捕犯罪嫌疑人1953名。
相比于“售假售劣”,“刷好评”现象则更加普遍。北京的何先生听说左旋肉碱有助于减肥,便找了一家好评高的网店购买了几盒。“吃了几天觉得舌苔不适,客服说再吃几天就好了。”何先生坚持吃了两个星期,结果出现了头晕、厌食等症状。“他们还让我给好评,说给好评后返现20元,原来好评都是这样来的。”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难以直接触及商品的网购环境下,消费者会倾向于销量高、好评高的商品,但不良商家会利用人们这一消费心理,通过炮制虚假评价获得利益的最大化。
推进数据共享实现社会共治
网络售假售劣治理是许多国家面临的共性难题。近年来,我国通过强化制度建设等手段净化网络交易市场环境,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邓子梁认为,电子商务法等法律法规的出台是良好的开端,但接下来仍重在落实。网络市场监管需要把握电商平台这一关键环节,在执法过程中做到既规范市场,又不伤害市场的活跃度。
阿里巴巴打假特战队负责人郭颖建议,网络假货治理需执法机关、品牌权利人、消费者、平台等各方共同努力。
专家认为,各职能部门之间要建立联动监管机制,促进数据共享,推进社会共治,加强与大型电子商务平台的合作,制定实施细则予以推进,要求平台经营者定期开展涉嫌违法违规网店的监测清查,向监管部门反馈清查结果和涉嫌违法线索;定期反馈平台消费争议受理和处置情况等。
新闻推荐
小天鹅A“10派40元”大手笔分红成真 共分红25.3亿元,第一大股东美的集团将分得13.76亿元
分红■VCG图新快报讯记者陈学东报道继华宝股份后,小天鹅A也亮出10派40元的大手笔分红方案。小天鹅A(000418)昨日盘后发布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