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村报见习记者白振龙
统筹黄帼蓉
在湘西南腹地的新宁县流传这么一句话:“住脐橙屋,读脐橙书,买脐橙车。”脐橙已成为新宁脐橙种植户的“绿色银行”。
近年来,新宁涌现出一大批脐橙专业村和专业户。除了新宁悠久的脐橙种植历史和独特的区位优势之外,脐橙产业的快速发展壮大还得益于一批新群体的出现,为产业增添了新动力。比如,龙头企业牵头创新种管模式,土专家示范标准化种植技术,大学生返乡创业引领老园改造等。
木虱难存活果优又安全
湖南省新宁县是我国脐橙的发源地,也是我国四大脐橙基地县之一。依靠脐橙,新宁县在2018年基本实现脱贫摘帽,脐橙亦被当地种植户亲切地称为“黄金果”。
新宁县农业局副局长李毅介绍,新宁脐橙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一方面,新宁脐橙货架期较长,11月上市,次年3月份依然可以保持清爽的口感;另一方面,新宁冬季气温较低,木虱幼虫和虫卵无法存活,黄龙病也难以在新宁肆虐。因此,相较于江西脐橙产区,新宁产区比较安全。
在了解到家乡得天独厚的种植优势以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乡种脐橙,在当地引领了一波脐橙创业的小浪潮。在记者调研过程中,很多80后、90后的小伙子表示,现在在家种脐橙,比以前在一、二线城市工作的收入还要高不少。
近几年,新宁县举全县之力重磅打出多套“组合拳”,打造一个集生产、储运、保鲜、加工、物流、营销于一体的脐橙产业集群,大力实施脐橙基地建设和“补天窗”工程、种苗工程、优果工程、贮藏保鲜工程、信息网络工程、果农素质提升工程“六大工程”建设。同时,为打造高端脐橙品牌,新宁县注册了“崀山”牌商标。新宁县委宣传部正科级干部、新闻组长杨坚表示,只有真正做出品牌,才能把效益提上去。
龙头企业引领创新种管模式
在新宁脐橙产业刚刚发展起来的时候,果农由于缺乏规范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手段,种出来的脐橙品质良莠不齐,销路和效益无法得到保证。“当产业发展壮大以后,只有规范化生产,建立相应标准,才能把产业做强。”新宁县崀山果业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崀山果业”)董事长陈锡祥以“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带头建立了新宁第一家脐橙种植示范基地。崀山果业通过与农户签订协议,指导农户进行果园标准化管理,并统一加工和销售。
新宁脐橙的经济效益高,种植成本也高,加上挂果周期较长,很多果农在建园时需要承担不小的风险。为此,新宁县龙丰果业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了一个大苗培育基地,尝试引进大苗栽培技术。公司董事长徐小龙表示,定植大苗可以缩短挂果周期,让果农尽早回本。
继崀山果业、龙丰果业之后,新宁县又涌现出喜富果业等龙头企业。据当地脐橙种植户李先生介绍,依托崀山果业等龙头企业的管理技术指导、加工工艺以及销售渠道支撑,种植户种出来的脐橙不仅年产量大增,而且销售价格一年比一年高。
有了龙头企业带动,新宁脐橙产业飞速发展。如今,新宁脐橙种植面积已达46万亩,年产量达41万吨,产值22亿元。脐橙产业成为新宁最具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和环保产业。
大学生返乡创业推进老园改造
新宁县的很多老果园在建园的时候种植密度就比较高,随着果树生长年限的增加,老脐橙树的枝条过于密集,不利于光合作用进行。同时,根系活力降低,老脐橙树的营养供给不充足,产量和品质逐年下滑。
据新宁县脐橙开发中心副主任兰立鸽介绍,为了保证老脐橙园的整体效益,政府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签订协议,建成了湖南省第一个“中柑所”新宁柑橘试验站,发挥中柑所科技和人才资源优势,从排水灌溉、开沟断根施肥、看树修枝等方面对果农进行培训,助力老脐橙园的改造提质。
因为果农普遍担忧大规模修枝会导致老脐橙树进一步减产,新宁县的老园改造计划一开始仅选择在少数种植基地进行。大学毕业后回乡创业的赵成武对新种植理念的接受程度较高,在中柑所专家的指导下,他率先对自己承包的老脐橙园进行了改造。改造结果显示,脐橙园的产量不仅没有降低,产量和果品品质还有了明显提升。
赵成武告诉记者,刚刚承包这片果园的时候,由于树龄较大,脐橙的产量很低,脐橙果品大小不统一、甜度也不高,根本卖不出好价钱。在专家指导下,经过修枝、改土、断根等一系列措施改造,现在产出的脐橙果大味甜,平均收购价比之前高0.2-0.3元/斤,在市场上很是抢手。
看到赵成武的果园改造效果如此显著,当地越来越多农户开始自发进行老园改造,一个又一个的老脐橙园重新焕发活力。
新闻推荐
工业机器人迎来新一轮政策利好,落点直击行业应用和技术短板。据统计,河北、江苏、西安等多地出台机器人产业行动计划,明确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