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丹上海报道
3100点附近反复争夺正在加剧。事实上,自大盘站上3000点之后,多空力量的分歧就已开始加大。
春节后的这轮小牛市,来得有些始料未及,涨得亦有些出人意料,还有一个“不可思议”,即那些基本面不佳,甚至业绩爆雷、负面缠身的个股反而幻化成“妖”,涨势惊人。在这种行情下,投资者一方,游资热钱炒作乐此不疲,而侧重于基本面投资的公募基金则多数踏空。
拉锯行情多空分歧加大
震荡,跳水,尾盘拉升,3月20日的A股市场上演了一出惊险大戏,不过最终上证综指收于3090.64点,仅微跌0.01%,而深证成指也只跌去0.04%,惟有创业板相对走弱,下跌1.23%。
本周三个交易日,A股震荡拉锯局势明显。先是周一,题材股炒作骤然降温,但是,在“喝酒吃药”、“钢铁煤炭”等蓝筹白马股助力下,沪指仍有些暴力地大涨了2.47%,逼近3100点。然而到了周二,这种强势并未得到延续,前一天领涨的白酒、医药板块转为跌幅居前。一颗绿色十字星,两市成交额也缩减至8000亿元以下。周三的表现,亦是进一步体现了近日多空双方在市场内的胶着。
一方面,市场走势短期选择向上还是向下;另一方面,接下来的投资机会主要在成长股还是蓝筹白马。3月20日晚间,知名私募富善投资发表观点称,市场短期延续快速上涨的基础已不牢靠,一些风险迹象逐步显现,虽然长期仍维持乐观预判,但短期偏向谨慎。
3月20日,上海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首席市场分析师蔡均毅指出,近日强势股回调明显,妖股肆虐有所收敛,监管趋严的风险开始上升,部分主力资金有暂退迹象。
当然,目前市场中乐观者很多,如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仍然高喊“3000点仅仅是历史大底地平线,向上空间依然很大”。
不少券商策略研究员发表研报建议,最近两周是上车机会,如国泰君安就认为,近期市场波动加大是因为投资者担心场外配资、年报业绩和外资离场三个问题,但场外配资目前规模较小,清查不影响上升趋势;本轮上涨行情的基本面为政策预期转暖,此外,在与外资机构交流看,他们战略性流入是大趋势。
引“牛”回归基本面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目前市场情绪趋向谨慎的一个重要原因来自于认为资金面发生了变化,增量资金在边际上有一定程度下降。
年初以来,增量资金的来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北上资金,目前这部分体现出边际减弱;另一类是市场活跃资金,即游资,这类资金前期获利幅度较大,加之近段时间监管层加强对配资和无序炒作的管控,降低了参与性,也出现了动力不足。
新的增量资金会出现在哪里,则有望成为新执“牵牛绳”。
而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目前市场普遍预期公募基金将担此重任。
春节后的这波上涨行情,很多公募基金无奈看戏,市场中关于公募踏空A股的声音也是不绝于耳。
事实上,公募基金作为资本市场最大的参与者之一,此番踏空主要还是没能从2018年的熊市中缓过神来。
基金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公募基金偏股型产品的基金份额环比不增反减。
多位权益类基金经理亦在采访中告诉记者,他们并不认同市场会持续反弹,不少更是选择逢高减仓。
截至3月18日,近2400只偏股型基金平均收益不到15%,约七成比例没有跑赢沪市大盘。
不过,近期种种迹象表明,公募基金看多的声音逐渐增多,中长期乐观的预判不断出现。还表现在基金规模上,有所增长;新基金发行上,不仅数量上升,且提前募集结束再度出现;持股仓位上,已是连续多周加仓。
Wind数据显示,今年2月初以来,基金整体仓位持续回升。截至3月18日,参与监测的3408只基金平均仓位为53.07%,相比3月初上升0.9个百分点,较2月初上升4.25个百分点。
农银物联网混合基金经理韩林等多位受访的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虽然市场短期内有一定调整风险,但预计调整主要集中在涨速过快的个股和前期较为活跃的板块上,指数下调的空间不大,仍认为主要支撑指数的权重股估值水平还处于比较合理的位置。
“只有经过一定幅度调整才会让投机资金换手出局,投资人回归理性,等到资金面与基本面共振之时,投资机会会再次出现”,富善投资基金经理表示。
公募基金如果成为主导,引导市场趋向,那么,市场风格有望回归基本面。近来,白酒、医药、食品饮料等大消费板块,以及部分周期股、价值股有所升温,创业板不再一骑绝尘,都是公募基金趋向主流的印证。
此外,近几日盘后公开交易信息也表明,公募基金逐渐活跃,“机构席位”出现的频次明显增多。同花顺iFinD统计的个股抢筹龙虎榜上,电广传媒、张江高科、数字认证、上海钢联、星源材质、酒鬼酒等都有机构强势布局。
新闻推荐
今年以来,已有数十家银行通过(含计划)发行金融债、可转债、优先股、二级资本债和定向增发等方式来补充资本金。“从国内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