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3月21日电 2019年近2万亿元规模的减税降费“大餐”中,4月1日启幕的增值税降率无疑是最受关注的“主菜”。今年增值税改革除了降低税率,还有何看点?如何确保企业切实有获得感?未来改革有何动向?新华社记者采访权威人士深入解读。
“最硬主菜”:制造业迎空前减税
增值税降率影响有多大?一个数字足以说明,去年我国逾15万亿元税收中,增值税贡献近4成。作为我国第一大税种,增值税税率降一个点,减税则以千亿计。
根据部署,从2019年4月1日起,将适用16%增值税税率的项目改按13%税率征税,主要涉及制造业等行业;将适用10%税率的项目改按9%税率征税,主要涉及交通运输业、邮政业、建筑业、房地产业、基础电信服务和农产品等货物;保持6%一档税率不变,主要涉及现代服务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和增值电信服务等。
“我从事财税研究40多年,今年增值税税率调整力度是空前的,从来没有过。”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高培勇说,增值税是间接税,其减税效应通过抵扣机制层层传导,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得益于增值税税率下调,减税效应也从产品生产环节向消费环节传导。记者发现,近期,已有汽车厂商宣布随增值税税率调整下调商品价格。中国铁路总公司也宣布,因交通运输业增值税税率下降,将跟进下调铁路货物运价,进一步降低铁路物流成本。
“增值税税率降低是普惠性的减税。”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表示,制造业税率从16%降至13%,实际上对各个行业都会产生影响,可以说,降低增值税基本税率,抓住了当前经济发展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关键点。
“暖心配菜”: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增值税的原理,简单说就是销项税减去进项税,让纳税人只为产品和服务的增值部分纳税。抵扣链条越完善,重复征税就越少。
由于税制原因,不排除税率降了,但有些行业因抵扣少而增加税收。对此,三部门公告中推出两大主要暖心举措,加大减税力度,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扩大进项税抵扣范围。将国内旅客运输服务纳入抵扣范围,同时将纳税人取得不动产支付的进项税由目前分两年抵扣(第一年抵扣60%,第二年抵扣40%),改为一次性全额抵扣。
——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将引入加计抵减政策。对6%一档增值税税率虽保持不变,但为防止因进项抵扣减少而税负上升,公告明确对主营业务为邮政、电信、现代服务和生活服务业的纳税人,按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政策实施期限暂定截至2021年底。
此外,逐步建立期末留抵退税制度,还是完善增值税制度的重要举措。期末留抵,是纳税人已缴纳但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公告明确,对降低税率水平后纳税人新增的留抵退税,按条件予以退还。
“下一道大餐”:深化改革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对正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国经济而言,深化增值税改革无疑是一盘助力经济转型升级的“大棋局”。
新一轮增值税改革进入第8年,实施66年的营业税退出历史舞台,增值税制度在不断下调税率和简化税制中日趋完善,降低了企业成本,释放出稳就业、稳增长、助力经济转型升级的积极信号。
“此次改革并非单纯的下调税率,而是注重与税制改革相衔接,注重突出普惠性,通过完善税制向建立现代增值税制度的目标迈进,还为下一步税率三档并二档预留了空间。”财政部税政司司长王建凡说。
谈到下一步改革动向,他表示,为落实好税收法定原则,增值税立法进程也会加快,推动增值税改革不断纵深发展。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翟少辉韩国关税厅21日发布统计数据,3月1日至20日,该国出口额为28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294亿美元下降4.9%。照此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