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来,海南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集聚创新要素,不断加快建设南繁、深海、航天三大科技城,从陆、海、空三大领域全面谋划海南未来的产业体系,新的产业、新的动能、新的经济增长点正不断壮大。
抢抓机遇
着眼“陆海空”谋划未来产业
3月18日,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项目(第三批)集体开工和签约,其中有关遥感信息产业的项目正顺利推进;去年11月,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深远海科技中心项目在三亚深海科技城开工建设;中国科学院种子创新研究院(筹)和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即将入驻南繁科技城;文昌航天超算大数据产业集群项目今年也将开工建设……一个个科技项目落实推进,是海南抢抓历史新机遇、开拓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实打实的举措。
随着《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海南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方案》等“1+N”政策体系的陆续出台,海南省科技创新发展的方向也更加明晰:海南的科技创新必须重点围绕“陆海空”领域,面向深海探测、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航天应用等战略性领域,谋划全省基础科学研究布局,加强技术创新,补短板、挖潜力、增优势,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过去一年,深化“陆海空”科技领域创新始终是海南省的重点工作。除了积极推动南繁科技城建设,谋划国家南繁育种重点实验室,引进育种领军人才和团队外,海南省科技厅还积极推动三亚遥感信息产业园建设,加强航天应用领域的创新能力建设。
今年,海南省科技厅将围绕重点实验室、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际离岸创新创业示范区、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陆海空”三大科技城建设等方面,谋划海南未来产业体系,加快科技创新引领支撑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
借力高新技术产业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018年,是海南生态软件园发展跃上新台阶的一年。通过梳理发现,海南生态软件园去年吸纳了火币中国等一批新锐科技企业的落户,共有30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活动活跃、自主创新能力强的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可以释放更强劲的生产力,帮助海南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海口南陆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邝少铁认为,成为高新技术企业,他们可以通过科技创新资源的配置支持和创新平台建设的共享,助企业发展走上快车道,也助力海南医药产业向前发展。
2018年,海南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数比较多,新认定了174家。当前海南省共有381家高新技术企业。今年海南省科技厅还要不断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力度,力争新增150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同时,提高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质量,不断加大生物制药产业、健康产业、互联网产业等领域科技投入,助推海南形成多层次科技型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新格局。
开拓创新平台建设
聚集创新要素
海南科技事业发展离不开优秀科技人才的参与,好的创新平台可以吸引优秀人才为海南新一轮建设发展献智献力。
3月14日,海南大学、三亚中科遥感研究所、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博鳌超级医院等32家院士工作站被正式授予“海南省院士工作站”称号。截至目前,海南省已认定58家海南省院士工作站,柔性引进60名院士及其团队成员近200名。
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博鳌超级医院院长李兰娟所说,借助博鳌超级医院打造的一系列共享平台,海南吸引了大批高端医学专家团队的进驻,而依托博鳌超级医院建设的8个院士工作站,也会推动院士及其团队借助这个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助力推动海南医疗健康产业发展。
为吸引更多优秀科技人才到海南,给本土人才搭建更好干事创业平台,海南省科技厅从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入手,积极营造开放创新制度环境,建设了106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积极推动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建设,认定了37家省级科技创新创业孵化服务机构,为海南科技型企业和科技人才营造了更广阔的成长发展舞台。据《海南日报》
新闻推荐
“这次国家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是实实在在的,我们公司就是受益者。”谈起近段时间的融资环境,南京佑天金属科技有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