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购手机壳套要谨慎潘晓均摄近年来,手机壳的质量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据工信部统计,2018年我国手机用户总数已达到15.7亿。据不完全统计,75%的手机用户会选择使用手机保护套,即我国约有11亿手机保护套用户。然而,手机壳套产品因为单价较低,从生产到出厂、批发再到零售市场的进入门槛都不高,导致生产商生产品质参差不齐,有关部门也因没有标准可依缺乏有效的监管。对此,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在了解市场及行业需求后,迅速发挥行业组织责任,牵头组织了《手机壳套通用规范》团体标准的制定工作。此标准由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品控自律联盟、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发起,连同国内手机壳领域主要品牌OPPO、小米、华为、VIVO等多家单位共同起草,于2018年6月7日正式立项,并广泛征求业界意见。
《手机壳套通用规范》团体标准自立项以来,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和参与。来自手机厂商、手机配件厂商、检测及认证机构等领域的20余家单位参与了此标准的制定工作,先后两次召开标准征求意见稿会议,并于2月28日召开了标准审查会。经过最终审查的标准稿,于3月20日已正式发布,具体实施日期为4月22日。
据悉,作为手机壳套行业的团体标准,此标准从手机壳套产品外观、安全、环境适应性、功能和环保等方面规范了普通手机壳套及防摔型手机壳套、防水型手机壳套、装饰型手机壳套等功能型的手机壳套的质量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并规范了相应的质量评定程序及包装、运输和贮存,可保障我国行业内手机壳产品的质量,推动我国手机壳行业的健康发展。
有效的标准不仅提高了行业相关门槛,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同时加强对侵权行为的法律制裁,这样就能将那些不规范的企业清理出市场。有了相应的管理办法与行业相关标准,监管部门整治行业乱象就有标准可依据。
行业相关标准的建立,不仅是响应企业的呼声,更是为了满足越来越理性的消费者各个层面的需求。随着消费者对手机配件认知的不断加深,从以往只关注配件外观、实用性的现象已有较大改变,现在配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成了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为《手机壳套通用规范》团体标准的牵头起草单位,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品控自律联盟在2019年将根据行业需求,牵头起草手机配件相关团体标准十余项,通过团体标准的制定、实施,为消费者和业内企业带来更多便利,助推手机配件行业的健康迅猛发展。
(潘晓均整理)
新闻推荐
专题上海滩上,黄浦江畔,灯光璀璨,波光粼粼。3月19日,同样在这样美的夜景下,东风悦达起亚别出心裁的将充满工业气息的上海世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