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万科,最近几年,最显著的变化是在有郁亮的聚会上。“控制体重”已经退出了热门话题之列,郁亮的朋友们更愿意和他谈谈转型,以及那些看起来和万科的主业没有特别直接关系的创新业务。因为,万科的行动,向来被看做是一种信号。
而在去年,当其他龙头房企开始发力多元化业务,而且越来越多二三线房企跟进时,最早开始转型的排头兵万科却提出了“收敛聚焦,巩固提升基本盘”。
于是,很多人开始问我,为什么在此刻提出“巩固提升基本盘”?是转型不成功吗?是准备放弃转型回归地产了吗?
理解“巩固提升基本盘”背后的郁亮逻辑,需要从三个维度进行思考:第一,万科对行业的判断变了吗?第二,万科怎么看待自身的转型?第三,为何在此节点要收敛聚焦和巩固提升基本盘?
对第一个问题,万科今年年报的《致股东》给出了开门见山的回答:“如果只看数据,2018年中国房地产市场似乎很完美。销售面积、销售金额、投资、开工等各项指标,几乎都创出了历史新高。这还是一个白银时代吗?我们的回答很清晰:是的,这就是一个白银时代。”
既然对行业的判断没变,按照2012年万科的逻辑,就应该坚定地转型。要知道,2012年万科正式提出“城市配套服务商”战略和后来一系列的转型探索,就是基于“白银时代”的基本判断。
这就到了第二个问题,万科这么看待自身转型。是不是因为转型不成功,内部进行了否定,所以虽然仍是“白银时代”,但也要收敛聚焦?
万科再次明确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郁亮在26日业绩会上指出,2014年万科进入第四个十年发展阶段,第一批转型业务基本同时启动。比如:物流地产、租赁住房、物业服务的市场化发展。2014到2018,差不多四年时间,转型初见成效,上述业务基本都取得了国内领先的地位。万纬物流每年的新增面积已经是国内第一,我们也成了普洛斯的第一大股东。万科已经是国内首屈一指的集中式长租公寓经营者。物业每年的新增服务面积,非万科项目也超过了万科项目。包括商业地产、冰雪业务,也都取得了成效。
更重要的是郁亮的另一句话:“6、7年以来,我们不断将视野开放到更广阔的空间,将服务延伸到客户生活需求的更多方面,力图真正找到万科未来的第二曲线。这个方向是一以贯之的,没有任何动摇或改变。”
这就是让许多人陷入了云里雾里,也难以理解的地方:既然对行业的判断不变,对转型也并未动摇,那为何在此节点上提出且反复强调“收敛聚焦,巩固提升基本盘”呢?
想透这个问题,才能理解郁亮背后的逻辑。
解读这一逻辑,首先要认清两方面事实:1)白银时代对传统开发业务提出更高难度挑战;2)转型虽见成效,但任重道远、绝非易事。
对白银时代,万科从需求和供给两端都看到了挑战。需求方面,客户需求更多样、更多变,企业对于客户需求的理解,需要比以往更精细、更敏捷。供给方面,行业集中度上升,已不再是趋势,而是事实。2018年中国房地产市前100家开发商获得2/3市场份额,竞争正变得越来越激烈,而且主要是重量级选手之间的相互竞争。如何在市场中赢得客户的青睐,将考验方方面面的能力。
对转型,万科的实践虽见成效,但走得越远,也就越深刻体会转型的艰难。或许对于刚开始转型的企业,大举进军,轰轰烈烈,觉得没什么干不成的。但对于已经实践数年的万科,已大致知晓在现有的客观环境、资源条件和自身能力下,自己能够触及的极限,更知晓找到新增长点的不易。
当然,用万科的话说,“危”与“机”总是并存的。是挑战还是机遇,取决于选择和行动。
万科采取的行动,就是“收敛聚焦,巩固提升基本盘”。既是响应白银时代的竞争要求,也是响应转型需要的资源聚焦。
换句话说,为了持续健康发展,转型是必须要转的,但面对外部的客观挑战和内部的有限资源,目前必须聚焦收敛,巩固提升基本盘。
在我看来,此次地收敛聚焦,恰恰说明了万科的转型领先了其他人一个身位。
收敛聚焦,并不是指砍掉某项业务,而是阶段性地总结和调整,聚焦收敛每块业务的经营管理动作。就如郁亮所描述:“聚焦收敛不是砍树,而是修剪枝叶。适当修剪枝叶,大树才能把根扎得更深,让树干更粗壮,然后才能结出更多的果实。”
这几乎是大企业转型必经的阶段, 毕竟没有企业能够幸运地一次性找到新增长点并转型成功,转型的过程往往都极尽艰辛和险阻。
说到基本盘,最经典的案例莫过于微软。过去二十年的时间里面,微软始终在全球市值排在前五位。微软作为操作系统巨头,从鲍尔默时代开始就尝试变革,曾花费十多年时间摸索转型,期间谷歌的崛起、苹果的复苏,都深深地刺激着微软。为此,微软做了许多探索,开发了手机端操作系统、Windows Phone、Surface等产品,但都未能赶上市场步伐,付出了许多时间和精力。进入纳德拉时代的微软,深刻反思和总结了自己的转型实践,收敛了盲目的跟随和散点式的开发,而将精力逐渐聚焦和集中于自身擅长的事上,利用在全球企业界IT系统强有力的主导权和巨大的“存量”,及时转化为云服务业务。
有这么多试错的机会,主要来自微软巩固了基本盘,花大精力保持Windows和Office两款核心产品的市场地位,迎击市场上不断兴起的挑战者。否则,在新业务还没起来时,微软必然已经倒下。
可以说,微软的转型,就是一个“收敛聚焦、巩固提升基本盘”的典型。
像微软一样,多数大型企业,都会面临“不转型会死”和“转型太快太猛也会死”的尴尬困境。万科希望用“收敛聚焦,巩固提升基本盘”这一药方来调和:转型,离不开巩固提升基本盘;巩固提升基本盘,是为了更好的转型。
就像郁亮打的比方:“一个硬币的两面。”
微软转型的另一个经验,是转型开始得足够早,留下了充裕的试错时间。在国内的地产行业,万科最早做出了白银时代的判断,也最早开始转型。所以到今天,别人还在大张旗鼓地多元化探索时,他已经进入到第一次阶段性的总结和调整阶段。
就像F1赛车,别人刚开始狂飙,他已经跑完几圈停下来换胎了。当然,换胎和调整,是为了跑得更远。
新闻推荐
加强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既是亿万消费者实现美好生活向往的共同期盼,也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商谚有云:宁可失钱,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