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民
融资难
南都讯3月27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金融‘突围’”的分论坛中,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认为,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世界难题,不完全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关,本质原因是信息不对称、风险不对称、收益和成本不对称。他建议借鉴德国、英国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另外,政府与科技金融(机构)合作建立的平台可以快速、低风险、低成本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信息等不对称是融资难本质原因
朱民认为,小微企业融资难是全世界的难题。“信息不对称是小微企业太小不透明,银行不了解;风险不对称因为没有抵押,小微企业破产逃走银行倒霉。此外,大银行做小微企业贷款,每一笔的成本要几千元,小收益大成本银行不做的,这是成本的不对称。”他说。
此外,他还表示,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利于小微企业贷款,并非解决小微企业贷款的办法,这正是从过去十年的情况得出的重要教训。
“从过去十年看,因为宽松货币政策流动性走向金融市场,股市大涨,债市大涨,赚钱太容易,钱都走向股市怎么会贷给小微企业?”朱民说。
德国与英国模式可借鉴
小微企业融资难怎么破?在朱民看来,德国与英国的模式可供中国借鉴。
“德国经济与中国经济具有相似性,制造业为主,有大量中小企业,中国可以学习德国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据朱民介绍,德国大型商业银行向地方区域社区银行提供流动性,并由区域社区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而英国政府通过PPP合作,给予PPP流动性,而PPP则可直接贷款给小微企业。
朱民认为,政府和科技金融(机构)合作建立平台给小微企业贷款也是可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办法,“小微企业一笔贷款申请走正常银行渠道三个月以上,而政府和科技金融建立的平台三分钟就可以接受一笔贷款申请。从风险和成本上看,平台的不良率低于1%,成本仅为2.3元,一般商业银行给小微企业发贷款的成本在2000元以上。”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安丽芬随着年报的披露,先是光大证券(601788.SH)爆出海外投资项目巨亏,2018年计提预计负债14亿元,3月27日又爆出广发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