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某乐评人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段网课视频,视频中,这位据称系中央音乐学院教师的张一方的讲课出现了许多错误,甚至一些基础知识点也失误频频。网课视频发布以后,引发公众密切关注。中央音乐学院负责人回应称,张一方系中央音乐学院学生处的一名行政工作人员,网上所传讲课视频是其2017年12月来中央音乐学院之前的个人行为,目前张某已离职,派遣公司已与其解除了劳动关系,与中央音乐学院的工作关系也一并终止。
一个老师上课讲错了,按照常理应该是一个比较小众的事件,“张一方老师”的失误为什么引发热议?
首先当然与其标识的身份有关。中央音乐学院的老师,这个身份十分醒目,人们又无法辨别真假,所以当其讲课中居然出现不少常识性错误的时候,自然会引来围观。
其次,扛着名校名师的招牌,但连常识错误都难以避免,这只不过是在线教育乱象之一。人们对这种乱象原本关注已久,“张一方老师”适逢其会,恰恰提供了一个槽点。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五花八门的在线教育应运而生。毫无疑问,相比传统教育,在线教育拥有很多便利性,既简化了教学流程,又有利于资源共享,使众多受教育者足不出户就可以接受优质教育。不可低估的市场需求,加上其自身优势,近年来在线教育的发展可谓迅猛。相关机构发布的《2018中国在线教育行业白皮书》披露,到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或将达到4330亿元人民币。这个规模和趋势让人惊叹。
有优势,有刚需,在线教育迅猛发展当然是好事。但经验告诉人们,任何一个行业,如果一味追求发展的速度,就可能导致野蛮生长,滋生很多弊端。
一是资质问题。据媒体报道,目前市面上很多在线教育平台其实并无办学资质,往往搭个平台就开始营业,有的则想方设法通过合作、挂靠、加盟等方式试图规避资质问题,实则处于灰色地带。教师的资质也让消费者担忧,有的平台借名师广为宣传,但很可能上不了一两次课,就换成了另外一位。
二是资金监管问题。和很多线下的教育机构一样,在线教育平台也采用了预收学费作为快速回笼资金的手段,这一点无可厚非。问题是相关的资金不受监管,去向不明,一旦卷款跑路,消费者的权益很难得到保障。近年来在线教育机构跑路事件并不少见。
三是消费者维权不易。在消费者那一边,如果是线下教育机构,对其服务不满意还可以上门讨要说法,相比之下,在线教育的维权难度就大多了。很多消费者反映,不但半途想退费几乎不可能,就连其宣传的“名师”无故被替换这样的问题,消费者的诉求也往往无人理会……
在线教育之所以暴露了这么多的问题,主要原因无非有二:一方面,进入的门槛不高,由于相较传统教育,在线教育无论在成本、师资还是场地等方面都有独特优势,看好行业前景的人于是蜂拥而入;另一方面,因为在线教育迅猛发展是近几年的事情,所以政策法规尚未能及时调整,有些领域甚至可能还处于监管盲区。
在线教育的野蛮生长不仅对消费者不利,而且注定还会危及行业本身。规范在线教育的呼声,即使是在行业内部,也是主流。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全国两会第四场“部长通道”上透露,目前教育部已经会同有关部门开始研制在线教育培训机构综合治理文件,不久就会发布;而在文件出台之前,教育部将比照线下治理的政策措施,对线上培训进行规范。
显而易见,这只是规范的一部分,资金监管、消费者维权不易等问题,还需要多部门联手协作。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监管不等于管死,而是为了推动全行业健康发展。
新闻推荐
坚持科技驱动,是马上消费金融过去三年在研发方面的决心,表现了一家创业公司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依然坚持自主研发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