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的科学史:从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到马斯克的特斯拉汽车》(美)克雷格·罗奇 著胡小锐 译中信出版社
科普乐倚萍
牙牙学语的婴儿满屋子撒欢时,父母必须反复提醒他们留意危险,尤其是“别去碰电”!神秘的插座、蜿蜒的电线、被电驱动的五花八门的电器,实在太容易被当成有趣的玩具了,不光小朋友喜欢,两个世纪以来拿电做实验的科学家也喜欢。克雷格·罗奇就以《电的科学史:从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到马斯克的特斯拉汽车》一书,将这段探索史娓娓道来。
划破长空的闪电虽令人畏惧,却自有美感,电是危险却充满诱惑的玩具。正因如此,人们常常质疑富兰克林是否真的做过风筝实验,毕竟,一年后,科学家乔治·里奇曼就在重复这个实验时不幸身亡。用一根风筝线把闪电引到钥匙上,富兰克林大胆探索旁人不敢设想的领域,同时又不失谨慎地在钥匙尾端系上一条丝绸手帕,以此保障安全。罗奇说他生逢其时,是那个倡导自由、关注科学的时代造就的幸运儿,但戏剧性地抛出玩具、开启民智,富兰克林因此成为时代的创新者。
随着人们对电的研究不断深入,电从工厂走向了千家万户,神乎其技的玩具不再神秘。其中饱含科学家锲而不舍的努力,就像努力把玩具玩得更精的孩子,甚至可以废寝忘食。譬如妇孺皆知的爱迪生发明灯泡的故事,传说中爱迪生失败了八千余次,难点在哪儿呢?白炽灯是通过加热让灯丝达到白炽状态,从而发光,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白炽温度,但大多数材料会在白炽之前就融化掉,无法做成反复使用的灯丝。正如一件事几乎不可能完成,只有特别顽固的孩子才有耐心一次次地挑战吧。成功后的成就感也是巨大的,爱迪生的对手特斯拉酸溜溜地说,爱迪生缺乏巧劲,大多数方案一眼就能剔除——颇像挖苦第一名过于勤奋的孩子。诚然,特斯拉也是个天才选手,在直流电与交流电之争中,他硬是用看似更危险的交流电pk掉了直流电。
只是摆弄小“玩具”不过瘾,有人誓要建立起电力王国:降低电能的生产成本、提升生活品质、推动社会发展。然而这又不是一个人的雄心壮志可以实现的,要面对的变数太多了。如何在技术上提高产能是小事,竞争格局不断发生变化,此消彼长,能源亦非取之不竭的。监管政策的施压,可能与企业的利益相左,行业垄断和不正当竞争雪上加霜。还有日益受到关注的环保问题……200年经验的发展史,也是一部社会制度变迁的历史。
或许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围绕着电能本身的角逐已经尘埃落定,电价趋于稳定。而今,资深玩家的目标却投向了前沿领域的创新设备。作者举了马斯克的例子。马斯克想做什么呢?推广电动车、研发发送成本更低的载人火箭,假以时日,当地球不再宜居时,能实现一部分人移居火星的目标。听起来很遥远,也很危险,因为马斯克的火箭也曾在发射时爆炸过。但在电的历史上,已经有过太多天马行空,太多不可思议。孩子般本能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是推动文明变革的巨大动能。
新闻推荐
内地客赴港投保高烧渐退 去年购买的储蓄投资型保单保费下跌三成
信息时报讯(记者李晶晶)近日,香港保监局公布2018年香港保险业临时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香港保险业毛保费收入为5317亿港元,同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