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金融业大变革时代已来。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重塑金融业,全面推动传统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在这个过程中,整个金融组织架构、金融产品、人才培养、合作方式甚至是业态都在发生新的变革。在变革中预见趋势,趋势中洞察行业。为此,新快报记者将以洞察者的视角,寻找金融发展新势能,预见金融发展新趋势,洞察未来金融发展新业态。
想象一下,未来的某天,准备买车的你看了一眼特斯拉,内嵌在你的智能眼镜中的开放银行软件就会根据你的购买行为、财务情况等综合判断告诉你是否买得起这辆车,如果需要购买则要采取哪种方式付款。这就是未来开放银行的一种落地场景。看似遥远,实则不然。
目前,不少银行早已布局开放银行,如浦发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微众银行等已经尝到了开放银行的“头啖汤”。 作为平台战略的一种,开放银行通过开放自身的数据端口,吸引外部合作机构加入其中,聚合各消费场景,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服务。“未来的数字化银行,可以具有把触角延伸到千业百态的能力,”兴业数金总裁助理陈旭群对新快报记者表示。
■新快报记者 许莉芸/文 廖木兴/图
银行即服务
开放银行到底开放了什么?
目前,业内关于开放银行尚未有统一的定义,与之类似的提法还有银行开放平台、无界银行等。IT研究咨询机构Gartner 将“开放银行”定义为一种平台化商业模式,即通过与商业生态系统共享数据、算法、交易、流程和其他业务功能,为商业生态系统的客户、员工、第三方开发者、金融科技公司、供应商和其他合作伙伴提供服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杨涛认为,开放银行就是通过与商业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共享数据、算法、交易、流程和其他业务功能,聚合更多生态场景,为用户提供无感、无缝、无界的金融服务体验。
从用户角度而言,开放银行其实就是用户可以与银行的合作机构分享自己金融数据,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资产,“银行+ Siri”的组合甚至可以成为你的贴身财务顾问。因此,“银行即服务”,银行将藏匿于无形之中,随时随地为用户服务。
如以下场景:
Siri:你今天信用卡刷得太多了,可以有其他融资选择,每个月帮你节省100元,我可以帮你绑定在你的××支付钱包中,你要考虑下吗?
Siri:你今天吃了太多甜品啦,离你减肥目标越来越远,这样下去还怎么在下个月去国外度假浪起来?
……
“简单来说,就是银行变‘没’了,但它并没有消失,而是融于线上金融交易的每一个环节,从封闭业务进化为场景服务。”众邦银行监事长刘飚曾表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希淼也表示,开放银行给银行业带来的最大机遇是拓宽银行服务的边界。此前,银行依托物理网点发展,后来又建立一些电子渠道、场景,而开放银行可在用户没有感知的情况下提供服务。
回顾银行业发展历程,“银行X.0”系列丛书作者布莱特·金认为银行经历了以物理网点为中心的1.0时代,到银行自助服务如ATM出现能够提供全天候服务的2.0时代;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银行进入了3.0时代,用户通过智能手机随时随地操作银行业务。
如今,银行业再一次遇到了历史节点,人工智能(AI)、现实增强(AR)、语音识别设备、穿戴智能设备、无人驾驶、5G通信、区块链等创新型技术手段正在发展和普及。布莱特预测,未来,植入式银行将成为Bank 4.0的最终形态,在这种形态下,银行服务将会通过各种方式出现在我们周围。
国内部分银行开放银行发展情况
银行时间进展情况
浦发银行
2018年中旬
推出业内首个“API Bank”(无界开放银行),通过API平台开放产品和服务,嵌入到各个合作伙伴的平台上,满足企业和个人各类金融需求。
建设银行
2018年中旬
开放银行管理平台正式上线。
招商银行
2018年中下旬
开放用户和支付体系,通过API、H5和APP跳转等连接方式,实现金融和生活场景的链接。
兴业银行
2018年初
打造开放银行平台,通过开放接口,前端对接商业生态,后端对接中小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成为“银行端”和“客户端”的连接器,目前签约银行客户突破350家。
平安银行
2018年初
开放银行管理平台,为合作伙伴提供跨行快付、橙E收款、跨行代付等金融产品和服务。
微众银行
2016年中旬
打造“微动力”开放平台,中小银行将合作平台的SDK(应用软件包)集成在自身的银行APP中,双方客户可通过此平台享受便捷的金融理财和移动支付等微众银行金融服务。
来源:新快报记者公开搜集信息,具体以不同银行执行为准。
生态重构
开放银行的生态中,都有哪些参与者?
看到了未来趋势,各家银行已早早布局。中国银行早在2012年就提出了开放平台的概念,并在2013年正式发布中银开放平台,开放了1600多个接口,涉及跨国金融、代收代付、移动支付,以及地图服务、网点查询、汇率牌价等服务。但实际效果和影响力甚微。
早在2016年中旬,微众银行就推出了“微动力”开放平台,将线上理财产品和服务封装到SDK(软件开发包)中,直接集成到合作伙伴的移动银行APP里。
直到2018年多家银行开始发力,先后有浦发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和众邦银行打造开放银行平台。因此2018年也被称作开放银行的“元年”。
“银行可以把它的服务开放给更多的合作伙伴,包括支付账户、融资、理财等等能力嵌入到各种场景中,就具备了间接服务这些客户的能力,”陈旭群表示,这些客户可能本来不是银行的客户,但是通过开放银行的生态可以触达,我们统称为商业形态互补,使得多方达到了共赢的格局。
也就是说,开放银行服务的直接对象主要是企业及同业客户,以此搭建一个生态系统,通过B2B2C甚至是B2B2B2C形式对接到更多个人客户,而在整个链条中银行是起主导作用的。据新快报记者了解,招商银行“掌上生活”、工商银行“融e购”、广发银行“发现精彩”、交通银行“买单吧”、建设银行“龙支付”等均可绑定他行卡使用;而与微众银行合作的银行,其用户只需点击合作银行APP中的“微众·理财”,便可使用由微众银行及多家合作机构提供的金融理财服务,无需额外的微众银行相关账号密码。
此外,陈旭群还认为银行的商业生态系统中合作伙伴是多样化的,如生活电商、垂直电商、交易场所、供应链企业、行业信息化龙头等。“只要银行的金融服务可以服务于他的客户,都统称为我们的商业生态系统”。据他介绍,在兴业数金的开放平台中,除了生态端合作伙伴外,还会对中小银行开放。
在开放银行搭建的生态体系中,银行的收入来源也将多元化。根据BCG数据显示,开放银行未来将占据零售银行总收入的15%至25%。兴业数金创新事业群开放平台部总监方绍全就表示,开放银行盈利模式由信贷、支付结算等银行服务形成的息差和中间业务收入等构成。他表示,在监管许可和信息安全前提下,基于科技和数据将形成多元收入。
“目前,在开放银行给我们带来的收入中,息差和中间业务收入的比例是8∶2。未来6∶4会是最优比例,我们正朝这个目标努力。”新网银行行长赵卫星对新快报记者表示。
下转24版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中国保险行业协会28日发布《机动车保险车联网数据采集规范》等4项车险相关标准,运用标准化手段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