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热点 今日股市 金融信息 产经信息
新岭南 > 财经 > 产经信息 > 正文

巨亏22亿 圣牧梦碎有机

来源:财经网 2019-04-03 14:59   http://www.kcqsx.com/


林辰/文

中国上游乳企的日子不好过,而曾以中国“最大有机奶企”自居的中国圣牧,显然是其中最糟糕的一个。

日前,中国圣牧发布2018年报。在实现营收28.9亿元,微增6.7%的背景下,却巨亏22.2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0.15亿整整翻了一倍。

同期,纳入蒙牛麾下的现代牧业,则止住亏损扩张步伐。在2018年将亏损数额收窄至4.96亿元。西部牧业也靠着频繁的资产甩卖,终结了连续两年的亏损历史,勉强获得1619万元的归属净利。

纵观三家上游乳企,都被全球奶业的价格波动所裹挟,也折戟于对下游产品的尝试。甚至连卖资产、“抱大腿”的自救模式都如出一辙。但为何只有中国圣牧,迟迟未能走出阴霾?

奶牛养殖业务急刹车

事实上,一直以有机概念作为区隔其他竞品的圣牧,在2018年却在逐渐减少对此番标签的依赖。

根据财报披露,圣牧有机原料奶销量减少近7万吨,单价也由每吨4571元下降至3789元。对于后者的下降,财报给出的理由为“对行业客户的适度降价”。至于销售对象的稳定与利润空间如何平衡,中国圣牧在回复财经网时,并未直面回应,只表示,“未来圣牧的合作伙伴将更为集中,相关方的利益也会充分考虑。”

据财经网统计,量价双降的作用下,圣牧有机原料奶总收入较2017年的19.82亿元下滑至13.76亿元,奶牛养殖业务的占比比重也由8成左右跌落至6成附近。

另一方面,圣牧非有机原料奶销量则近乎翻倍至29万吨,直接促就营收由5.19亿翻倍至10.27亿。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便非有机原料奶异军突起,由于有机原料奶的重创,其奶牛养殖业务的总营收依然缩水近亿元,平均售价则降低15%至3669元/吨,甚至比2017年非有机原料奶内部销售价还要低百元以上。

此外,圣牧原料奶营收的大幅缩水还与奶牛规模骤降有所关联。财报显示,圣牧育成牛和犊牛在一年内减少1.29万头,比2017年8059头的下降幅度加快不少。肉牛数则直接缩水至8成。成母牛数量也在2017年出现4%的增幅后,于去年开始缩减。如此态势下,圣牧生物资产价值减值32%至26.7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往年财报中,对奶牛进行有机和非有机性质的划分,此次年报并未延续此类区别。资产减值来势汹汹,如此收缩还将持续多久?对此,中国圣牧向财经网表示,“圣牧年内暂未有新增牧场的计划,牛头数总体会趋于平稳微增的状态。这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

“有机本身就是一种稀缺概念。奶牛太多,有机的含金量就会受到质疑。”乳业分析师宋亮对圣牧的主动收缩表示一定程度的理解。但其同时表示,“上游资产的减值,以及部分资产包袱的抛出,也是为了缓解财务压力。毕竟,中国高端奶的需求量还是太少。”

液态奶业务“中道崩殂”

如果说,被高端市场需求走低所影响的奶牛养殖收缩风波,还局限于行业内部,那下游液态奶的“滞销”,则已让普通大众感受到一丝寒意。

去年年底,圣牧发布公告,宣布以近3亿元的价格,向蒙牛出售负责下游液态奶业务的圣牧高科。而在此次年报中,圣牧披露,被出售的圣牧奶业与呼和浩特乳品公司,在2018年营收下滑15%至7.23亿元,年内亏损12.64亿元。同时,圣牧在此次年报中正式宣布,两家公司已被分类为持作出售的出售组合,且已终止经营业务。其中,价值3千万元账面净值的若干机器及设备已作抵押,为其他借贷提供担保。未来集团仅保留奶牛养殖业务,意味着圣牧上市主体正式告别下游产品线。

财经网近日走访北京多家超市,发现已无圣牧有机奶踪影。反倒是同为蒙牛“阵营”的现代牧业,与特仑苏等蒙牛产品放置在临近展区销售。有超市工作人员向财经网透露,“圣牧早已撤柜。”而财经网据此咨询中国圣牧,仅获得“终端销售渠道正在进一步梳理完善”的答复。

宋亮则向财经网分析道,当年现代牧业的产品也曾经历过从市场全部撤出的阶段,随后在蒙牛的包装下重新上市。其认为,“未来,圣牧有机奶的定位需要更加精准。首先,量要控制。其次,供过于求导致的大力度促销,不仅对其高端形象造成破坏,也不可能带动销售额的正向增长。”

但圣牧的终端零售策略,似乎正呈现左右为难的局面。

根据中国圣牧2017年年报显示,由于加大对经销商、分销商的扶持力度,适度下调液态奶产品价格,圣牧自有品牌有机液态奶平均每吨售价跌破万元大关,同时,销量也未能得到刺激,反而缩水至14.5万吨。最终,2017年年度总销售收入14亿元,相对2016年下降约 31.8%。

而据2018年财报披露,圣牧采取“以销定产”的稳价策略,使液态奶的销售单价回升到每吨1.1536万元,甚至超过了2016年的价格。不过,事与愿违的是,在坚守高价的策略下,其销量依然遭受腰斩重创,收入也缩水43.8%至7.87亿元。而高毛利有机液态奶的全线溃败,也引发了集团业绩的连锁反应,致使集团销售成本增加近3亿元,毛利蒸发1.4亿元。

促销,量价齐跌,不促销,量价腰斩。圣牧的液态奶销售似乎陷入怎么做都是错的困局。而在部分有机牧场放弃有机认证的背景下,终端零售渠道中的有机,是否也会步上游后尘,逐步边缘化?销售端又能否找到触底反弹的机会?

中国圣牧在采访中表示,“圣牧一贯坚持有机事业,相信有机产品对消费者是更好的选择。”其也重申对有机产品的信心:“任何一个行业市场容量和供应都是一个时时调整的过程,通过和蒙牛的合作,加强销售的力量,扩展产品种类,我们相信有机奶终将大有可为。”

“但乳业是一个高度分工的行业,不是谁都能把整个产业链给包圆。”宋亮指出,“中国乳业的行业集中度在加快,大量的上游资源需要去对接,依附蒙牛伊利光明等头部企业是其中一个趋势。圣牧未来可能会只活跃在下游巨头的供应环节中。”

结语

“中国最大的有机乳品公司,拥有中国最大的有机奶牛牧群数量”、“中国唯一100%用自产有机原料奶生产有机液态奶产品的有机乳品公司”。在圣牧官网,这家后起之秀对“最大”、“唯一”的痴迷依然历历在目。可时至今日,市面上无数打着有机噱头的产品,让圣牧“唯一”的招牌褪色,也让“最大”的定位拖累了自身转型。

中国企业对生态梦的追逐并不少见,从互联网到传统工业,无数人在没有边界的无限扩张征途中倒下,而真正明白热情与能力差距的人寥寥无几。将有机视为风口,并期望借机成为细分领域巨头的圣牧,很难说是走的太偏,还是太超前。也很难判定,其究竟是错在对市场的过度乐观,还是对自身实力产生了太多错觉。

新闻推荐

随便一套装备2万元 冬奥会来了如何让三亿人常年“滑雪”

李攻邵海鹏简介:冰雪运动真的是贵族运动?但这一的产业规模到2025年会达到万亿元。从服装器材、场地设施、人才培训、运动体...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巨亏22亿 圣牧梦碎有机)


 
频道推荐
  • 996工作制持续刷屏朋友圈 你们说的都有理,我搬砖去了……
  • “淘宝吃货”为食客导航优质农品 将发布150个城市美食地图
  • 地头价4.5元/斤,“荔浦砂糖桔”高品质的秘诀是什么?
  • 区长任“园长”“一门式”服务助力产业大发展
  • 险企管理层春季大腾挪:超15家换高管 诚泰变动最频繁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