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珠宝品牌的第一大市场就是中国
对于奢侈品牌,“中国市场”的强劲消费力就是真答案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林清清
去年曾多次涨价的时尚界“业绩标兵”Gucci,月前被传即将再度涨价。正当小道消息指此次为“品牌有史以来最疯狂涨价”时,剧情出现戏剧化“反转”:4月1日起,多个大牌迎来普降!3%!
到底是涨价还是降价?
一片“即将涨价”的小道消息声中,结果是降价!而且是多个大牌普降!但仅限中国区。
3月29日,万宝龙率先向媒体发出公告,宣布4月1日起降价。降价范围为品牌旗下在售产品,包括书写工具、皮具、高端时计等产品系列。而原因,是为了“积极响应增值税税率调整政策”,由于增值税税率从 16%降至 13%,而带来的3%的降幅。
4月1日,Gucci、LV也相继被证实调低国内售价。即便是被前去探访的记者发现,某专卖店柜台价签虽尚未更新,但店员也表示“我们的收费系统已经按照新价格结算了。”
基本上,各品牌给出的降价理由都是“为了响应增值税调整政策”,因此作为奢侈品牌,都从原16%档下调至13%,得到了3%的降价空间,当然,降价的范围只限于国内。
降价原因是什么?
此次“传涨实降”的“反转”剧情,其实是源于4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新的增值税税率,今年深化增值税改革全面推开,增值税万亿减税开始落地。
实际上,此次调低增值税而引发的降价潮,还不止于奢侈品牌。
按照相关部门的公告,此次深化增值税改革,降低部分行业增值税率,原适用16%税率的,税率调整为13%;原适用10%税率的,税率调整为9%。因此,受新政策影响,除了奢侈品外,汽车、汽油、手机、白酒等许多消费者日常接触的产品,都可以享受到此次降税的“红利”。不少汽车企业甚至在3月中旬,就已宣布提前降价,以期释放消费观望情绪。
而根据相关部门公告,3月18日,税务部门启动了纳税人税控开票软件升级工作。3月28日,升级工作已全面完成。因此多个奢侈品牌都选择在3月底4月初这个时间点,相继跟进降价政策。
降3%,
能否带动奢侈品消费回流?
尽管这一波波澜壮阔的“普降”,包含了许多以往极少降价的奢侈品牌,但也有人提出,下调3%,真的算降价吗?毕竟对于一个包动辄过万的价格范畴,3%的降幅只有几百元,这个降幅真的能打动一个准备买包的人吗?甚至有人质疑,这是否以“象征性降价”作为营销?
其实,降价是真的降了,但象征性意义恐怕更大。
首先要了解一个背景知识:由于中国市场的强劲消费力,许多奢侈品牌的业绩在去年得到支撑。
今年1月底路易威登集团公布2018年的财务报告显示,得益于中国市场表现亮眼,集团在2018财年创下历史新高。该公司财务总监Jean-Jacques Guiony称,第四季度中国消费者在该集团旗下大部分品牌上的支出增幅都达到两位数。
而另一美国珠宝品牌蒂芙尼(Tiffany)就在1月18日公布的假日业绩报告中表示公司业绩下滑,并“甩锅”:“中国游客在全球的消费减少,导致假日销售额出现下滑现象”,尽管“除中国内地销售强劲增长外,其他一些更依赖于外国旅游消费的市场出现疲软”。
现在我们应该看懂了大牌们普降3%的真正含义了!
对于奢侈品牌们,“中国市场”是一个足以左右业绩的关键词。而全球定价体系,也在左右着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买不买,在哪里买,都是关系到品牌好感度、忠诚度的问题。
最近几年不少品牌的全球价格策略一直在调整,即便做不到全球统一定价,也希望能让中国消费者看到,他们在尽量缩小全球价差。而此次国家降税,品牌们立即跟进降价,除了表示积极响应国家相关政策,更是希望展示出积极拉近不同地区的价差,进一步促进国内消费回流的正面形象。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记者叶昊鸣)记者3日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了解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