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市场分析人士推断,进入4月份之后,楼市将迎来一次大洗牌陈艳梅摄□本报记者吴穹
有人说,2019年的楼市,比以往任何时间都要扑朔迷离,以前屡试不爽的规律和特征,都在今年被打破了,靠老经验无法准确判断新走势。尤其是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楼市盛行土地流拍潮、底价成交潮、楼盘降价潮、老业主维权潮、领先房企高呼活下去,房企的现金流异常紧张,各类债券违约屡见不鲜,照常理2019年会延续这种趋势,然而今年前三个月的表现却有些异常,多数代表城市楼市出现量价齐升的情况,而且不少一二线城市甚至出现日光盘、土拍“地王”等现象,一些专家也在鼓噪“是存钱还是存房”的“投资时机论”。
很多人对此感到迷惑不解,有市场分析人士则明确推断,进入4月份之后,楼市将迎来一次大洗牌,不少人寄予厚望的“小阳春”可能就此提前结束,短暂的“旺市”或归于平静。总体表现,一些人或者充满信心,一些人可能面临较大压力。
首先,一二线城市目前的躁动,是因为在长期的房价倒挂效应下,购房者会产生“抢新房”的投机心理,加上部分城市限价、落户、购房门槛有所调整,自然会有投机客想入非非,如果说4月之前这些人打着赚差价的算盘入市,那这部分人很有可能“逢高站岗”。
其次,三四线城市目前的反弹很难持续,原因大家都明白,棚改货币化自去年收紧后,今年不少省市的棚改指标都有所下调,部分区域甚至下降达70%以上,这部分购买力一时间无法在山购房市场予以满足,库存消化无法实现,成交下跌、房价上涨难以为继,前三个月的回光返照恰恰为4月之后的弱势埋下伏笔。
也正是因为如此,房地产专家丁祖昱近日发声表示,今年3月虽然有翘尾表现,但二季度将成为今年楼市的重要考验期,部分城市的调控可能会重新收紧,房企拿地的节奏也会变慢。中国社科院刚刚发布的报告也透露了这个意思,前三个月市场呈“试探性上涨”趋势,只是试探,并非预热,如果表现太离谱,社科院的语言则自动成为预警,难免出现调控政策新的“收紧行动”。4月份之后楼市怎么走,才会真正水落石出。
市场分析人士解读认为,4月份如果真要开始楼市大洗牌,那么被洗的将是哪类人?未来楼市如果遇到风险,哪些人会首当其冲?分析人士认为,有两类人是必然对象:
一是在这一波楼市回暖大潮中继续抱着投机心理的炒房客。他们想复制过去几年“快进快出”的经验,想通过高杠杆、低首付实现快速财富大增,尤其是近几个月在一二线城市抢房占便宜赚差价的人,未来会面临高位接盘的困局。道理非常明白,虽然多地的限购和限售政策有所调整,但“房住不炒”仍是大方向,“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是当前的硬目标,除首套房贷利率有所松动,但二套房三套房的房贷比例和首付比例仍是一道高门槛,搞高杠杆运作,不仅要背负高昂的月供压力,还有面临即将出台的遏制存量房的房地产税的压力,一旦市场转冷,当房产丧失了流动性,再精妙的打算都会化为泡影。
二是还执着于在三四线楼市囤房观望的人将面临10年来的最大考验。这一判断,不是2009年以来楼市投机疯狂表现所能解答的,坊间有“形势比人强”的说法,房地产长效机制正在形成,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和不合时宜的做法,最终是要付出代价的。如果一旦再遇到调控收紧的情况,房企在放弃拿地后逐步撤出三四线楼市,在三四线城市的这类人手中的存量二手房会面临很大的抛售压力,没有了“接盘侠”,你自己可能会被市场所抛弃。
新闻推荐
今年将有力有序化解网贷存量风险严厉打击严重违法违规平台人民日报本报北京4月3日电(记者欧阳洁)记者从人民银行、银保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