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场上的酸奶品类越来越多。信息时报记者 郭柯堂 摄 □信息时报记者 刘芳
3月20日,农夫山泉宣布推出其首款酸奶产品,酸奶市场再迎来一位“新玩家”。随着市场整体的扩大与企业的不断入局,国内酸奶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发生新的变化,并呈现出高度分化的特征。此外,低糖、无糖等以健康为标签的产品正日益兴起。
趋势1市场规模巨大 引多家企业入局
一直在饮料行业深耕的农夫山泉,此次宣布进军酸奶市场,推出旗下首款植物酸奶,引来行业的关注。业内认为,农夫山泉的转向,可能与目前酸奶这一品类的增长速度有关。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此前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酸奶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预测,我国酸奶产品销售额将从2018年的1400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220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1.67%,中国酸奶产品市场规模将逐步扩大。
庞大的市场也成为众多饮料巨头企业争相布局的焦点。以此次农夫山泉推出的植物酸奶所在的低温酸奶市场为例,各大巨头早已有所布局。2017年开始,伊利与蒙牛就分别推出以帕瑞缇芝士乳酪和特仑苏酸奶为代表的低温酸奶产品。另外,身处二三梯队的君乐宝、完达山、天润、科迪等品牌也相继推出袋装、桶装的低温酸奶产品。
另一方面,常温酸奶市场也异军突起。光明莫斯利安、皇氏乳业摩拉菲尔、三元、现代牧业、风行牛奶、完达山、雀巢Acti-V、圣牧、君乐宝开啡尔、旺仔、卫岗弗瑞希、伊利安慕希、蒙牛纯甄、新希望天香等多款产品已经面世。
乳业专家宋亮表示,现在入局酸奶的企业有很多,比如娃哈哈、农夫山泉等。从整个食品行业领域来看,酸奶市场一直保持不错的增长,加上进入门槛比较低,很多酸奶单品也深受消费者欢迎,自然会吸引很多企业在此积极布局。未来,低温酸奶和常温酸奶的市场份额逐渐趋向持平。
趋势2品类不断深化 细分出各种需求
近年来,我国居民乳制品消费由奶粉为主转变为以液态奶为主,且消费比重逐年增大,产品种类日益丰富,包括常温酸奶、低温乳酸菌饮料、常温功能性牛奶、低温功能性酸奶、特色含乳饮料、儿童类乳品等品类丰富的产品线。其中,中国的酸奶市场也呈现出高度分化的特征,产品创新、价格定位和产品配销等方面存在竞争激烈。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中国的酸奶经过接近30年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后酸奶时代”,市场格局发生新的变化,即进入细分性的市场,企业要根据不同的消费者、场景、渠道,有不同的产品匹配给消费端。
据宋亮介绍,酸奶市场可以从四个方面细分,一是工艺细分,比如说传统发酵工艺与现代工艺发酵;二是人群细分,针对中老年人、儿童等不同年龄段人群。三是益生菌种类与活性细分,一些产品添加的菌株不同;四是产品生产构成细分,不同产品满足不同的消费者需求。
如此次农夫山泉推出的植物酸奶就是不由传统牛奶发酵,而是全部由植物蛋白发酵而来。根据AC尼尔森的数据显示美国市场植物基酸奶的增长率十倍于普通酸奶。截至2018年8月11日,美国所有食品零售商出售的植物基酸奶销售额同比增长54%,整体市场规模达到了1.74亿美元,增长潜力巨大。抓住健康需求这一细分市场,朱丹蓬认为,农夫山泉发布的酸奶新品,从产品出发点,产品卖点这两个核心的竞争力来看,未来市场发展仍是较为乐观。
趋势3健康潮流引领 “减糖”酸奶兴起
近日,天猫食品趋势大赏在成都举行,会上发布了《天猫食品行业趋势分析报告》。报告显示,随着健康饮食的意识不断被提高,追求无糖和低糖的消费者逐年变多,销售额在增速上有了近一倍的增长。值得一提的是,低糖成为新的关注焦点,90后和95后正在成为新的主力消费人群,更加注重健康生活。在今年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也印发了《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明确提出将开展“减糖”专项行动,其中包括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限制销售高糖饮料和零食,食堂减少含糖饮料和高糖食品供应。
市场需求和政策要求的双重推动下,已经成为食品饮料行业大势的“减糖”,同样延伸到酸奶领域。目前,燕塘、简爱、乐纯、卡士、达能等国内外乳企纷纷推出了“减糖”酸奶新品。以简爱的低蔗糖系列酸奶为例,其产品包括0%蔗糖(即0添加糖·裸酸奶)、2%蔗糖和4%蔗糖酸奶,旨在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摄糖需求;同时,除了瞄准追求健康的人群,该系列产品还将目标人群定位为年轻女性群体,以此抢占市场份额。此外,Yoplait 也在美国推出了全新酸奶品牌 YQ ,该产品主打卖点之一便是低糖成分,声称其比许多希腊酸奶含糖量还低,以此来对标希腊酸奶和冰岛酸奶。
新闻推荐
重庆一书店因设计感非常独特,吸引了不少民众前来打卡玩耍。近些年,我国实体书店在与电子书、手机阅读等新型阅读方式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