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讯】4月10日,沪指收报3241.93点,两市成交额不足9000亿,北上资金再度净流出。据东方财富数据显示,北向资金净流出逾28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出2769.54万元,深股通净流出27.75亿元。
前十大成交股中,沪股通净卖出伊利股份5.14亿,净卖出万科A2.96亿元。净买入招商银行2.76亿元,净买入贵州茅台1.57亿元,净买入恒瑞医药1.56亿元。中国国旅、中国平安获净买入1.09亿元。
前十大成交股中,五粮液遭深股通净卖出22.4亿元,已经连续第十个交易日遭到净卖出,累计净卖出65.34亿元,净卖出规模创深股通开通以来新高。海康威视获净卖出2.79亿。格力电器获港资总计成交34.80亿,其中,买入22.87亿,卖出11.93亿,获净买入10.94亿。
虽然近4个交易日合计净流出近百亿元,但业内人士认为,总体流入趋势不变。国盛证券认为,外资流入长期是大趋势长逻辑,短期海外扰动不会改变这个大趋势。
广东煜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国平表示,外资进入A股市场,目的是寻求资产配置。它们追求稳定的年化收益,就算只有十个点的收益,它们亦很满足,不像游资,追求的是短期暴利。像白酒这样比较稳健的板块,是外资青睐的对象之一。
对于市场近期走势,有机构变得谨慎。国泰君安策略认为,3月中旬市场波动率开始加大,从市场预期每股收益来看有所恶化,这表明市场对于盈利的担忧趋于上升,风险偏好提升因此也受到抑制。前期市场风险偏好提振的两大因素,一是A股国际互联加速,二是科创板加速推进,目前来看基本节奏已经确定。这两大预期相对充分之后,对于市场风险偏好的进一步驱动力有限,当前相对更加具有不确定性的盈利支撑预期成为关注的重点。
国信证券认为,震荡期间,多空双方短期都较为克制,行情主要是围绕标的的估值及季报业绩增长等角度进行展开,经过连续两日的消化之后,股指继续上攻的概率开始上升。部分绩优白马及行业头部公司,受业绩支撑,走出较为独立走势,特别是在结构分化的阶段,显得较为明显。操作上,市场蓄势整理时,结合年报和季报,回调关注估值偏低、业绩增长性较好的标的。
(来源:第一财经)
新闻推荐
逾期60天以上贷款纳入“不良”? 专家:鼓励主动化解风险 但不宜“一刀切”
信息时报讯(记者梁海祥)4月9日,根据中国证券报报道,已有地方银监部门鼓励有条件的银行将逾期60天以上贷款纳入“不良”。业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