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透·邱墨山(南都记者)
在这个共享经济爆发的时代,共享汽车的诞生也算是应景。其主要经营模式是手机下载APP,完善个人信息审核通过,缴纳押金后便可以提车出行,每小时收取一定的费用。它手续简便,在一定程度上便利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但是再好的事情也有它的另一面。自2018年开始,行业进入洗牌期,多个共享汽车平台爆雷,资金链断裂,相继破产倒闭。随后,押金难退、事故赔付难、服务体验差、管理粗放、盈利困难等问题浮出水面。同时,还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例如在杭州钱塘江附近,多达5000辆共享汽车被废弃,形成了大型的汽车“坟场”,场面甚是壮观。
待乱象出现时,很多人开始拿共享单车和共享汽车做比较,认为共享汽车没有未来。但是,如果我们稍加分析,便不难发现,二者有很大的差异。
相较于单车,共享汽车入门门槛很高,本质上来说共享汽车还是属于重资产项目。其次,汽车所受到的限制来自于每个人以及全社会的立体关注———道路交通、驾驶资质、形式规则等。再者,共享汽车参与的是一个完整的交通系统,并且是作为核心,而并非像共享单车一样,只是补充。
从用户的角度分析,共享汽车随借随用,节能环保。也许自己有车,但可能有时候不想开自己的车,这时候可以使用共享汽车来过渡。过来旅游的人可能想驾车游玩体验城市文化,那他也可能使用共享汽车。所以说,共享汽车的应用场景还是存在的。
共享汽车肯定是有前景的。麻瓜、友友用车、EZZY等共享汽车平台出现资金链断裂,相继破产倒闭,笔者认为,这是正常的市场现象,一个行业内优胜劣汰的过程。美国的汽车共享项目也走过类似的路,经过几轮大规模的收购兼并,Zipcar、Car2go和Hertz等几家公司才最终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但是,不能忽略的是,行业优胜劣汰时产生的诸多乱象。事实上,一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除了要有企业自身的良好运行外,还需要有政府部门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来起到疏导的作用。
总而言之,在共享汽车行业,政府监管部门应以独立第三方的姿态出现,倡导公平有序的竞争,构建良好的行业发展氛围,对恶意竞争者严惩不贷。同时,也要避免一家独大的现象发生,保证充分的竞争。只有如此,共享汽车行业才能健康发展,真正做到便民。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杨清清北京报道进入2019年,无人驾驶行业的专利纠纷集中爆发。4月10日晚间,无人驾驶企业中智行宣布,将在中国对文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