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的博弈是个渐进的过程。春节后行情的一路走强,除了确立过去几年的市场低迷状况已成过去时之外,还将压抑了几年的“人心思涨”情绪迅速释放了出来,如今,再说A股行情的“坏话”,就有如年初认为A股市场“遍地黄金”一样,都显得有些不合时宜,至少要冒被网友吐一身口水的风险。然而,在这个暂时还属于零和博弈的市场里,跟随股市“潮流”,短期看或是不错的策略,长期看却可能是“累且最终痛着"的行为。
近期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概念,有如烟花刚刚在夜空中绽放,却又与骤起几乎同时骤灭一样,脑中尚有点点印迹,眼前却已是另一种景象。你还没有好好去理解,行情软件又在编制另一个概念指数。这样的市场,传统叫法就是“热点凌乱”,除了显示市场人气活络、跟风者众、热点“一点就着”之外,并没有多大的意义。一般投资者毕竟都是被动跟风者,脑中印迹和眼前所见的错位,追风不仅让人累成狗,还必须要忍受热点可能骤灭的短痛,弄不好就是“左右挨巴掌”的痛苦局面。
究其实,这是人性贪婪的一种时常表现,即交易者常常怀着踏准市场节奏、让保证金每天都能最大幅度增长的梦想,殊不知这是理论上存在但在实操中并不容易实现的方法(有人确实实现过,但概率很低,无法复制)。牛市中频频换股,笔者的经验是不仅陷入过度交易的误区,而且上述梦想还因“欲速则不达”而推迟,就算阶段性可能会快一些,但一波行情下来,却不一定会更快,反而还要付出大量的交易成本。
应对这种热点凌乱的概念炒作,我们一般采取的是“不变应万变”的态度:看到已经成为概念的热点,如果万幸手里正有这类股票,那么可以坐坐轿,待板块火星四溅的时候先行了结;如果不幸手中没有这类个股,那么可以搬个凳子,静观烟花的绚烂和梦幻。若被市场的热闹表现搞得心神不宁,最终将免不了要得不偿失。
投资最为重要的,在于投资者对手中个股的熟络程度。价值投资者被要求对公司的盈利模式做深入研究,寻找到那些具有独特性的公司,白酒类、医药类、科技类中不少公司就是这样被挖掘出来的,而这对一般投资者来说难度很大。不仅是寻找有难度,介入的时机也不容易把握。去年高位介入贵州茅台、中国平安的投资者,就曾发出过“价值投资理念不灵了”的感叹(我们曾称之为“价值投机”)。尽管今年他们终于尝到“价值投资”的甜头,但有几点值得我们去思索:一是能不能守到现在的“高位”?二是在中小创爆发的今年,心态尚稳否?三是会不会吸取教训,买入价值股时能反其道而行之,不再等全市场都发出惊叹的时候去追高?
股市投资是门遗憾的“艺术”,这是笔者一贯的观点。面对变幻莫测的行情,一方面要不断总结过去的失误以弥补遗憾,一方面要在难以预测的路上力行预测以防不测的发生。这样才能行稳致远。王方
新闻推荐
新华社华盛顿4月13日电(记者高攀熊茂伶)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13日表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应继续推动份额和治理改革,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