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4月15日电 3月份,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69万亿元,同比多增5777亿元。与此同时,一季度信贷投向结构逐渐改善优化,企业中长期贷款明显增多。专家表示,当前企业投资信心、银行风险偏好正在逐步恢复,企业流动性有所改善。
“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增长有一定季节性因素,但今年3月增幅明显高于历史同期。”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介绍,从趋势上看,2016年至2018年的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平均约1.17万亿元。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3月通常是财政存款下放的月份,加之此前定向降准等政策落地后加大了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支持,这些都给信贷增长创造了良好的流动性环境。从信贷投向结构上看,一季度流向企业部门的信贷融资占比达到77.1%,较去年同期的61.6%大幅提升。
一季度,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4.48万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2.57万亿元。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3月非金融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长明显,表明伴随市场信心恢复,促进实体经济的融资政策持续加码,企业投资正有所回暖。
一季度信贷增长较去年同期加快,派生能力也随之增强。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88.94万亿元,增速较上月回升0.6个百分点至8.6%,创近一年来最高增速。专家表示,表内信贷、表外融资、地方政府专项债的投放和发行加快,使得3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势头强劲。
数据显示,3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8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28万亿元。其中,新增表外票据融资由负转正,企业债及地方政府专项债融资均出现大幅增长。
“3月社融增速逐渐企稳回升,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裕,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信贷都有改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增强。”温彬认为,下一阶段,在融资规模“量”改善的情况下,应更加关注政策传导的通畅性和“价”的合理,不断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新闻推荐
银保监会网站昨日公布的天津银保监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津银保监罚决字〔2019〕22号、23号)显示,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